第335章(第1页)
这是大势之下的趋利避害。
作为政客,这是本能。
而且,你沙书记说的倒是轻巧。
那你现在的处境跟我差不多,你为什么没做出像样的思想工作呢?
对此,沙瑞金表示:我是个空降派。
刚来的时候,那顺风顺水,是因为有着大势在身。
办起事来,那是畅通无阻!
但现在,他代表不了大势了!
大势,归属于更强者!
“沙书记,这个思想工作我尝试过。”
“但收效甚微。”
“达康书记,你主政京州这么多年,一点机会都没有吗?”
这一句,直接就问住了李达康。
是啊,自己主政京州这么多年,建立的一套领导体系怎么这么快就崩塌了。
大势所趋,肯定有。
但也不该崩塌的这么快啊!
所以,问题真的是出在自己身上了吗?
以前,火未烧身,不需要反思。
但现在,火已上身,不得不反思了。
不过,反思不代表承认。
“田书记,大势如此,为之奈何啊!”
“现在杨新云和张树立的例子摆在这里,我说一千道一万,也抵不过人家树的这两个榜样。”
“空口的承诺,怎么可能比得上落到实处的利益?”
说人话就是:人家那边主导了省委,可以给人许愿!但我呢?省委的优势丢了,我拿什么给人承诺!
承诺了,谁信?
“达康书记,就算如此,基本盘也不该丢的这么快。”
“我想还是那些常委跟你绑定的不够深啊,如果绑定的够深,现在的情况应该会好点。”
田国富这话,可以说分析地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