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意外的归途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第2页)

他看着父亲佝偻的背影,看着母亲红着的眼眶,突然明白过来

——

在父母眼里,他这个在外打拼的儿子,永远是需要操心的孩子。

他们习惯了他报喜不报忧,习惯了在每个周末等待他强装轻松的视频电话,所以当他突然出现在家门口,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恐慌。

他走上前按住父亲拿钱的手,那双手布满老年斑,指甲缝里还沾着修理水管时蹭到的铁锈。

我没被辞退,没吵架,也不缺钱。

王宁的声音有些哽咽,就是……

就是突然想家了。

客厅里安静下来,挂钟的滴答声变得格外清晰。

母亲突然捂住嘴,肩膀轻轻颤抖起来。

父亲慢慢合上铁皮盒,背对着王宁说:中午想吃什么你妈早上买了排骨。

王宁看着父亲花白的后脑勺,突然想起小时候每次闯祸回家,父亲也是这样背对着他,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关切。

他吸了吸鼻子,笑着说:我想吃您做的红烧肉,要放冰糖的那种。

母亲已经抹了把脸走进厨房,抽油烟机嗡嗡地响起来。

父亲重新拿起报纸,却半天没翻过一页。

王宁坐在沙发上,看着茶几上母亲没喝完的药碗,看着墙上自己小学时得的三好学生奖状,突然觉得这个他一直想逃离的家,其实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

厨房传来母亲切菜的声音,清脆而规律,像一首温柔的歌。

王宁站起身,悄悄走进厨房,从背后轻轻抱住母亲的肩膀。

妈,我帮您烧火。

母亲的身体僵了一下,随即放松下来。

她没回头,只是轻声说:火早改天然气了,傻小子。

王宁笑了,眼角有温热的液体滑落。

他知道,这个意外的休息日,将会是他记忆里最珍贵的一天。

第二章

红烧肉在砂锅里咕嘟作响时,父亲突然摘下老花镜:去趟菜市场吧,你妈说要加个凉拌木耳,家里的干货吃完了。

王宁正帮母亲摘着豆角,闻言抬头看见父亲已经换上了出门的解放鞋。

鞋帮上沾着几块洗不掉的泥渍,是去年秋天帮邻居李奶奶修院子时蹭上的。

我去吧,您歇着。

他擦了擦手站起来。

一起走。

父亲不容分说地拿起门边的布袋子,顺便让你认认路,以后想吃家里的菜,知道该往哪买。

楼道里的声控灯在父子俩的脚步声中应声亮起,昏黄的光线下能看见墙面上斑驳的霉痕。

王宁想起小时候父亲总背着他上下楼,那时的楼梯似乎永远走不完,父亲的肩膀却像座安稳的山。

您还记得三楼的张阿姨吗

王宁试图打破沉默,去年她儿子结婚,我还随了份子。

早搬走了。

父亲的声音从前面传来,去年冬天煤气中毒,抢救过来后就跟儿子去南方了。

他顿了顿,补充道,你视频时总说忙,这些事就没告诉你。

王宁的心揪了一下。

他确实很久没好好听父母说过家常了,每次通话不是在地铁里就是在加班的间隙,母亲说东家长西家短,他总嗯嗯啊啊地应付。

原来在他不知道的时候,这栋楼里已经发生了这么多事。

菜市场离小区不远,穿过两条胡同就是。

刚到巷口就听见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水产摊的腥气混着水果摊的甜香扑面而来。

父亲熟门熟路地拐进东侧的干货区,摊主是个精瘦的老头,看见父亲立刻直起腰:老周,今天怎么亲自来了你家老婆子呢

在家炖肉。

父亲指了指王宁,我儿子回来了,加个菜。

哟,这就是小宁啊

老头眼睛一亮,伸手在王宁胳膊上拍了拍,可算见着真人了!你爸天天念叨你,说你在大公司当经理,忙得脚不沾地。

他拿起一把干木耳往袋子里装,前阵子你爸感冒发烧,躺在床上还跟我念叨,说小宁要是在身边就好了,他最会伺候人。

王宁的脸突然有些发烫。

他想起上个月母亲打电话说父亲有点咳嗽,他当时正在开项目会,匆匆说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