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成对照?倒霉弃女秒变科研大佬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9章(第1页)

曲令颐心里那点过意不去,在看到卡车送来的物料之后,就暂时烟消云散了。

果然不出她所料。

送来的东西不是纯净稀土元素,而是一种混合物——硅稀土合金。

在这个年代,受限于分离提纯技术,想拿到高纯度的单一稀土元素,难度实在是有点大。

合金也能用就是了。

她心里早有准备,所以一点也不慌。

曲令颐转头看向一旁的张立军,吩咐道:

“张工,麻烦你个事儿。咱们车间不是有台实验用的小型电弧炉吗?”

“这次合金钢的炼制,就用它了。我需要用它来精准控制温度,也方便我随时往里加东西。”

张立军这位堂堂七级工,现在被曲令颐指挥得团团转,但一点怨言都没有。

“好嘞,我这就去!”

说完,他风风火火地就带着几个工人去准备了。

许文东看着张立军的背影,再看看一脸平静的曲令颐,心里那叫一个七上八下。

电弧炉?

行吧,这还算专业。

用电弧炉搞小批量实验,确实能精确控温。

可关键问题不是炉子,是这合金怎么用啊!

曲令颐看他那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觉得有点好笑,干脆主动给他解惑。

“许主任,你是在担心这批合金里的杂质,尤其是硅,会影响钢的性能,对吧?”

许文东连忙点头:

“曲工,我就是这个意思。而且稀土元素本身非常活泼,在钢水里很容易被氧化,损耗很大......”

“你说得对。”曲令颐点点头,表示赞同,“所以,不能直接加。”

她一边朝着车间走,一边条理清晰地解释起来。

“我的计划是,在炼钢的后期,也就是钢水基本成分合格之后,先进行一次彻底的脱硫。等钢水里的硫含量降到一个极低的水平,再加入稀土。”

“至于基础配方,我初步定的是铬-镍-钼系。咱们就以这个为基础,铬含量控制在18%左右,镍含量9%,钼大概1%。”

许文东点点头。

这个配方......是典型耐热钢。他们研究所也研究过类似的牌号,这个基础框架非常成熟,靠谱!

他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稍微落下了一点。

看来这位曲工对材料学是有相当了解的。

“另外,”曲令颐补充道,“为了提高钢在高温下的强度和抗蠕变性能,我打算再加入0.1%到0.3%的钒。”

加钒!

不错!许文东的心基本放下了大半。

钒是很好的晶粒细化元素,还能形成稳定的碳化物,提高耐热性。

这一步,也是教科书级别的操作!

许文东道:“那......那碳含量呢?曲工,碳含量您打算控制在多少?”

对于这种合金钢,碳含量是灵魂。

多了,会变脆,影响韧性,少了,强度又不够。这个度的把握,最考验工程师的水平。

曲令颐似乎早就想好了,毫不犹豫地回答:“中碳就行,我们控制在0.15%到0.2%之间。”

许文东在脑子里飞快地过了一遍这个完整的配方。

18铬、9镍、1钼、0.2钒、0.18碳......

这个配比,讲究啊!

之前的怀疑,一时间消散了不少,他跟在曲令颐后面,亦步亦趋,就差从口袋里面掏出笔记本来记录了。

张立军办事效率极高,那台一吨容量的小型电弧炉已经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炉膛里正闪烁着橘红色的光芒,显然已经在预热了。

曲令颐一声令下。

很快,各种原材料被精确称量好,按照顺序,被工人送入了电弧炉中。

随着三根石墨电极缓缓下降,刺眼的电弧光瞬间爆发,炉内温度急剧升高。

曲令颐戴上专用的护目镜,站在炉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