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1页)
林晚第一次注意到陈屿,是在高一开学后的第三周。
那天下午的物理课,窗外的梧桐叶被晒得蔫蔫的,风扇有气无力地转着,讲台上老杨在黑板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受力分析,林晚的笔尖在草稿纸上画了第三只歪歪扭扭的小猫后,终于忍不住趴在桌上,盯着前桌男生的后脑勺发呆。
男生的头发是利落的短发,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在他发梢镀了层浅金色。他坐得很直,白色的校服衬衫领口系得规整,袖口挽到小臂,露出一节干净的手腕。偶尔有风吹进来,带动他衬衫的衣角轻轻晃动,像只振翅欲飞的白蝴蝶。
林晚!这道题你来解!
突然被点名,林晚猛地抬头,脸颊瞬间发烫。她慌乱地站起来,目光在黑板上扫了一圈,只看到一堆陌生的公式,脑子一片空白。周围传来低低的笑声,她的手紧紧攥着衣角,指尖都泛了白。
就在这时,前桌的男生悄悄转了半圈,手里捏着一张纸条,用课本挡着,轻轻递到她桌前。纸条上是清秀的字迹,写着解题的关键步骤,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
林晚愣了愣,抬头看向他。男生已经转了回去,只留给她一个挺拔的背影。她看着那张纸条,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慌慌张张地照着步骤报出答案,坐下时,耳尖还在发烫。
下课后,林晚拿着纸条,犹豫了很久,还是走到前桌男生面前:那个……谢谢你啊。
男生抬起头,露出一张干净的脸,眼睛很亮,像盛着夏夜的星星。他笑了笑,声音很轻:没事,下次认真听讲。
我叫林晚,树林的林,夜晚的晚。她连忙报上自己的名字,生怕他不知道。
陈屿。他说,岛屿的屿。
那天之后,林晚开始下意识地关注陈屿。她发现陈屿很安静,上课的时候总是认真听讲,笔记做得工工整整;下课要么在座位上做题,要么去图书馆;运动会上,他跑1500米,最后一圈的时候,即使已经满头大汗,也没有放慢脚步;下雨天,他会把伞借给没带伞的同学,自己淋着雨跑回宿舍。
林晚的草稿纸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陈屿,有时候是单独的名字,有时候是和他相关的小事:今天陈屿帮同学捡了书陈屿的笔记借我抄了陈屿今天穿了白色的运动鞋。
她还发现,陈屿喜欢在晚自习后,去操场跑步。于是,每天晚自习结束,林晚都会借口去操场散步,坐在看台上,看着那个穿着白衬衫的身影在跑道上一圈圈奔跑,直到他离开,她才慢悠悠地走回宿舍。
十月的某天,晚自习后下起了小雨。林晚没带伞,站在教学楼门口犹豫着要不要冒雨回去。就在这时,一把黑色的伞递到她面前,抬头一看,是陈屿。
没带伞他问。
林晚点点头,脸颊又开始发烫:嗯。
我送你回去吧,顺路。陈屿说。
两人并肩走在雨里,伞被陈屿悄悄往林晚这边倾斜着,他的肩膀很快就湿了一片。林晚看着他湿掉的肩膀,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你把伞往你那边挪挪吧,你都湿了。
没事,我不怕淋。陈屿笑了笑,对了,你上次物理作业最后一道题,好像错了,我给你标出来了,明天带给你。
林晚愣了愣,没想到他还记得自己的作业:啊……好,谢谢你。
不用谢,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陈屿说。
宿舍楼下,林晚接过伞,看着陈屿:伞我明天还你。
好。陈屿点点头,转身跑进雨里。
林晚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雨幕中,手里的伞还带着他的体温。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肩膀,干燥的,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
第二天,林晚把伞还给陈屿的时候,递给他一包纸巾:昨天谢谢你送我回来,这个给你擦脸。
陈屿接过纸巾,笑了笑:谢谢。
从那以后,两人之间的交流渐渐多了起来。林晚遇到不会的题目,会主动去问陈屿;陈屿知道林晚喜欢吃草莓,会在周末回家的时候,带一盒草莓给她;晚自习后,如果不下雨,他们会一起在操场走两圈,聊聊天,说说班里的趣事,或者聊聊未来的梦想。
林晚知道了陈屿的梦想是考上南京大学,学计算机专业;陈屿也知道了林晚喜欢画画,梦想是成为一名插画师。
等我们考上大学,我就去南京大学看你。林晚说。
好啊,到时候我带你去逛玄武湖,去吃南京的鸭血粉丝汤。陈屿笑着说。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高二。文理分科,林晚选了文科,陈屿选了理科。虽然不在一个班了,但他们还是会经常见面。每天早上,林晚会在教学楼门口等陈屿,一起去食堂吃早餐;中午,他们会约着一起去图书馆学习;晚自习后,还是会一起在操场走两圈。
高二下学期的某天,林晚在图书馆画画,不小心把颜料弄到了陈屿的白衬衫上。她慌慌张张地道歉,拿出纸巾想擦掉,却越擦越脏。
没事,陈屿笑着说,回家洗一下就好了。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林晚还是很自责。
真的没事,陈屿看着她,眼神很温柔,对了,你画的这个小猫,很可爱。
林晚愣了愣,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画,是一只抱着草莓的小猫。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随便画的。
很好看,陈屿说,以后你成为插画师了,能不能给我画一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