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皇弟只想摆烂,女帝姐姐偷听后杀疯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章 鱼儿,上钩了(第2页)

【啊,这才是人生啊!】楚风夹起一片沾满了麻酱的羊肉,幸福地眯起了眼睛。【那些可怜的举子,现在肯定在号房里冻得瑟瑟发抖,啃着冷冰冰的干粮,绞尽脑汁地写文章。而我,在这里吃着火锅唱着歌,简直是冰火两重天。】

【那个林玉轩,估计已经把那首藏头诗给默写上去了吧。文采不咋地,拍马屁的功夫倒是炉火纯青。今年的考题,八成是什么‘论君臣之道’之类的屁话,正好方便他歌功颂德。】

【可怜的韩世麟,他肯定想不到里面的弯弯绕绕。他那种一根筋的性格,写的文章肯定是干货满满的策论,比如怎么解决南方水患,怎么改革漕运。写得再好有什么用?主考官王正一看,好家伙,你这是在指责朝政不力吗?太大胆,太激进!直接给你判个下等!】

【唉,可惜了一篇好文章。我记得那部剧里,主角提出的策略是‘以工代赈,疏浚河道,同时修建水库,变水患为水利’。多好的想法,结果被当成废纸。这帮只懂之乎者也的腐儒,真是误国误民!】

楚风一边涮着肉,一边在脑子里把整个剧情又过了一遍,顺便还给韩世麟的文章,加了点现代水利工程的“私货”。

他这边吃得酣畅淋漓,浑然不觉自己又一次“泄露了天机”。

皇宫,御书房。

楚云曦的面前,摊开着一张京城的地图。

王德在一旁小心地研着墨,连呼吸都放轻了。他能感觉到,今天的陛下,心情似乎格外的好。虽然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那双凤眸里,却闪烁着一丝猎人盯上猎物时的兴奋光芒。

楚风的心声,如同最精准的实时战报,一字不漏地传了过来。

当听到“以工代赈,疏浚河道,修建水库”时,楚云曦握着朱笔的手,微微一顿。

她抬起头,看向地图上那条贯穿大周南北的“母亲河”。这条河,养育了万千子民,也年年泛滥,令朝廷头痛不已。历朝历代,都以“堵”为主,耗费无数钱粮,却收效甚微。

而楚风心声里提到的这个策略,却让她眼前一亮。

变堵为疏,变害为利。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策论了,这是足以安邦定国的阳谋大计!

她这个弟弟,脑子里到底还藏了多少惊世骇俗的东西?

她越来越期待,那份属于韩世麟的答卷了。

黄昏时分,贡院的钟声响起,考试结束。

一份份承载着无数人希望的试卷,被密封起来,由禁军护送,送往了城郊的阅卷院。

主考官礼部侍郎王正,和几位同考官,早已等候在此。

“都打起精神来!”王正一脸严肃地对众人道,“陛下对此次春闱寄予厚望,我等定要为国选才,不可有半点疏忽。”

众人纷纷应是,心里却都跟明镜似的。

阅卷开始。

一切都按照丞相李纲的剧本在走。林玉轩那篇辞藻华丽,通篇都在歌颂“圣君贤相”的文章,被几位考官轮流传阅,赞不绝口,毫无悬念地被定为了头名。

而韩世麟的卷子,也被“顺利”地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