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页)
“可能是潜意识里对大学有向往,所以来了之后觉得熟悉吧。”周曼推了推眼镜,“心理学上有个词叫‘似曾相识感’,就是人在接触新事物时,大脑会把它和过去的记忆碎片拼接起来,产生好像经历过的错觉。”
“是吗?”沈黎雾不太确定。
“很正常的,我有时候去一个新地方,也会有这种感觉。”赵玥说,“别想那么多了,来,吃菜。”
吃完饭回宿舍的路上,沈黎雾又绕到了湖边。晚上的湖边很安静,只有几对情侣在散步。她坐在长椅上,看着湖中央的亭子,脑子里的画面又清晰了一些——牵着她手的人好像是个女人,声音很温柔,笑着说:“黎雾,你看这鱼多可爱。”
她猛地站起来,心脏砰砰直跳。这个名字,照片上的女人是不是也这样叫过她?院长妈妈说送她来的人告诉她,她叫黎雾,沈是后来加的。那这个女人,会不会就是送她去孤儿院的人?她以前是不是来过这里?
“沈黎雾?你怎么还在这里?”身后传来周曼的声音。
沈黎雾转过身,“我睡不着,过来坐会儿。”
周曼走过来,在她身边坐下,“还在想白天的事?”
沈黎雾点点头,“我总觉得,我小时候应该来过这里,而且是跟送我去孤儿院的人一起来的。”
“你记起什么了吗?”
“就一点点模糊的画面,还有一个女人的声音,她叫我黎雾。”
周曼沉默了一会儿,“或许你可以试着去想想更多的细节,比如那个女人的样子,穿着什么衣服,说话有什么口音。有时候记忆就像沉在水底的石头,多捞几次总能捞上来的。”
沈黎雾摇摇头,“想不起来,越想脑子越乱。”
“别着急,慢慢来。”周曼拍了拍她的肩膀,“时间不早了,回去睡觉吧,明天还要去系里开会呢。”
回到宿舍,沈黎雾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拿出那张照片,借着窗外的月光仔细看。照片上的女人抱着婴儿,背景里除了孤儿院的门,还能看到远处的几栋楼房,看起来很旧。她忽然发现,其中一栋楼的楼顶,有个小小的天线,形状和沈城大学图书馆楼顶的天线很像。
她猛地坐起来,难道送她去孤儿院的人就住在沈城?甚至可能和沈城大学有关系?
第二天去系里开会,系主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说话很和蔼。他介绍了专业的情况,还说了接下来的课程安排。散会后,沈黎雾被系主任叫住了。
“沈黎雾同学,我是张教授,以后就是你的导师了。”张教授笑着说。
“张教授好。”
“我看过你的资料,很优秀。”张教授点点头,“听说你是从晨光孤儿院出来的?”
沈黎雾愣了一下,“是的。”
“不容易啊。”张教授叹了口气,“我年轻的时候去过晨光孤儿院做过义工,那时候院长还是个小姑娘呢。”
沈黎雾眼睛一亮,“张教授,您认识我们院长妈妈?”
“认识,姓刘对吧?是个好人。”张教授说,“那时候孤儿院条件不好,她一个人带着那么多孩子,太不容易了。”
“是啊,院长妈妈很辛苦。”
“对了,沈黎雾,”张教授像是想起了什么,“你小时候去过沈城大学吗?我记得有一次去孤儿院,听刘院长说,你小时候好像在沈城大学附近住过。”
沈黎雾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真的吗?院长妈妈从来没跟我说过。”
“可能是怕你多想吧。”张教授说,“具体的我也记不清了,就记得她好像提过一句,说你家以前就在这附近,后来出了点事,才把你送到孤儿院的。”
从系办公室出来,沈黎雾的脑子嗡嗡作响。原来她小时候真的在这附近住过,那她对沈城大学的熟悉感就不是错觉了。她家以前就在这附近,那送她去孤儿院的那个女人,会不会就是她的妈妈?她的家人到底出了什么事?
“沈黎雾,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赵玥走过来问。
沈黎雾把张教授的话告诉了她。
“这么说,你家以前真的在这附近?”赵玥很惊讶,“那你可以去查查啊,说不定能找到家人的线索。”
“怎么查?”沈黎雾茫然地问,“我什么都不知道,就只有一张模糊的照片。”
“可以去问问院长妈妈啊,她肯定知道些什么。”
沈黎雾摇摇头,“院长妈妈要是想说,早就告诉我了。她不说是怕我伤心吧。”
“那也不能就这么算了啊。”赵玥皱着眉,“对了,你那张照片呢?说不定能从照片上找到线索。”
沈黎雾把照片拿出来,赵玥凑过来仔细看。
“这背景里的楼房看着好旧啊,说不定是老小区。”赵玥说,“沈城大学附近的老小区不多,咱们可以去问问。”
“这么多老小区,怎么问啊?”
“总有办法的。”赵玥拍了拍她的肩膀,“别担心,我陪你一起去。”
接下来的几天,一有空,沈黎雾就和赵玥去学校附近的老小区打听。她们拿着照片,问小区里的老人有没有见过照片上的女人。可是问了好几个小区,都没人认识。
“会不会是我们记错了地方?”沈黎雾有些泄气。
“别灰心啊。”赵玥给她买了瓶水,“说不定是我们漏了哪个小区呢。再去前面那个看看。”
前面的小区叫幸福里,看起来比其他小区更旧,墙皮都脱落了。她们走进小区,看到一个老奶奶坐在树下乘凉,手里摇着蒲扇。
“奶奶,您好,我们想问问您,有没有见过这个人?”赵玥走过去,把照片递给老奶奶。
老奶奶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看照片,又抬头看了看沈黎雾,忽然愣了一下,“这……这不是沈家的媳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