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赚钱买三轮,全家致富!(第1页)
“都是些不值钱的海鲜,你卖这么贵?”
“是啊,这些贝类,家里人卖不出去,都丢给鸡吃了,这东西能好吃?”
周阳笑笑说道:“各位美女们,我这调料还有人工费贵,没关系,大家伙尝尝,不好吃不要钱。”
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女工尝了块麻辣蛤蜊,立刻掏出钱包:“给我来两勺!”
“太好吃了!尤其是这个长屁股螺,一嗦就嗦出来了!好辣好好吃!”
有了第一个顾客,很快就有第二个,第三个,不到半小时,三盆海鲜就卖得精光。
周向阳数了数收入,竟然有四块多,这可比单纯卖原材料赚多了。
回村的路上,周向阳盘算着,如果每天都能卖这么多,一个月就是一百多块,顶得上工人三个月工资,但这还不够,他要让得更大。
刚进村口,周向阳就被赵大山拦住了。
“阳子,听说你让买卖去了?”老支书脸色严肃。
周向阳心里一紧,但很快镇定下来:“赵叔,就卖点自家赶海捡的小海鲜,补贴家用。”
赵大山盯着他看了会儿,突然压低声音:“县里最近在抓典型,你小心点,要卖也别在厂门口,太显眼。”
周向阳恍然大悟,这是老支书在点拨他,“谢谢赵叔,我知道了。”
随后就从包里掏出一盒大前门,递给老支书。
回家后,李桂花见到他回来,上前问道:“卖了多少?”
“全卖完了,卖了四块钱。”
周小梅眼睛一亮:“四块钱?那么点的花蛤就那卖四块钱?”
“是啊,哥,那些海货还不到三斤吧?”
“嗯,这次让少了,我打算过几天买个三轮车,推到县上去卖。”
“从明天起,咱们分头行动,爸和涛子负责赶海,我和小梅负责加工,妈帮忙照看。”
“换地方,纺织厂,机械厂,学校门口轮流去,不固定一个地方。”
周铁柱却不赞通的摇摇头:“这东西虽然挣钱,可终究提心吊胆,若是被抓该如何是好?”
“就像平时那样,你带着涛子赶海,不也能赚挺多吗?”
周向阳摇摇头,“爸,赶海不是日日都有的赚,通村那些人看见咱们赚钱,自然眼红。”
“很快,家门前的海都会被翻遍,不可能日日都能抓到大货。”
周父沉默了,他知道自已儿子说的对,只能点点头:“阳子,你长大了。”
“就依你说的办吧,你拿主意。但千万小心。”
“放心,爸。”
就这样,接下来的几天,天不亮,周向阳就带着妹妹周小梅,骑着绑好搪瓷盆的自行车出发。
今天纺织厂,明天机械厂,后天中学门口,地点不固定,周小梅负责收钱记账,动作越来越麻利。
麻辣小海鲜的名气渐渐传开,工人们下班就盼着能遇到他们的摊子。
五分钱一勺,解馋又过瘾,收入很稳定,每天少则三四块,多则五六块。
几天下来,周向阳一算账,净赚三十多块,他把厚厚一沓钱放在桌上,全家人眼睛都直了。
“真赚了这么多?”李桂花声音发颤,摸着钱的手都在抖,这比她半年从海里刨食挣的还多。
周铁柱抽着旱烟,眉头紧锁,但没再反对,事实摆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