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6页)
抓紧了!我拉你们过来!陈阳跳上车,一脚油门踩下去。越野车在狂风中嘶吼着,绳子被拉得笔直。渔船一点点被拉近岸边,船上的人终于安全了。
渔民们跪在沙滩上,对着陈阳连连磕头:谢谢你啊!大恩人!要不是你,我们今天就没命了!
陈阳摆摆手:没事,应该的。他看了眼手机,刚才救人的功夫,又挣了三万多。这钱挣得有点惊心动魄,但比单纯站在风口上吹风有意义多了。
正准备离开,一个戴眼镜的男人走过来,递给他一张名片:先生,我是市报的记者,刚才您救人的一幕太感人了,能采访您一下吗
陈阳想拒绝,
but
一阵风吹过,吹飞了记者的帽子。叮——七级风,到账800元。他突然改变了主意:采访可以,但我有个条件。
您说。
别写我的名字,就说有个‘风一样的男子’救了人。陈阳笑了笑,还有,帮我呼吁一下,大风天气,渔民朋友们尽量别出海,安全第一。
记者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没问题!一定照办!
第二天,市报的头版头条就是神秘男子海边勇救渔民,配着陈阳救人时的模糊照片——他站在狂风里,头发被吹得像野草,却透着一股莫名的帅气。
陈阳看着报纸,心里有点小得意。他把报纸拍下来,发了个朋友圈,配文:风好大,人好累,但值得。
没过多久,李总就给他打电话,语气恭敬得不行:陈阳,不,陈总!员工都招回来了,工资也翻倍了,您啥时候有空,来公司指导指导
陈阳想了想:行,下午过去看看。
他开车去了以前的公司,刚进大门,就看到所有员工都站在大厅里,看到他进来,齐刷刷地鞠躬:陈总好!
王姐站在最前面,脸涨得通红,不敢看他。陈阳走过去,拍了拍她的肩膀:王姐,好好干,以后别总盯着别人的穿着看,人不可貌相。
王姐点点头,眼圈都红了。
李总陪着他在公司转了一圈,指着一个空着的办公室说:陈总,这办公室给您留着,您要是有空,常来坐坐。
陈阳笑了:不用了,我还是喜欢在外面吹风,自由。
他在公司待了不到半小时,陈阳就走了。他对当老板没兴趣,比起坐在办公室看报表,他更爱站在风口感受风的力量——那是他财富的来源,也是他自由的象征。
刚开车离开公司园区,手机就响了,是个陌生号码。陈阳接起,听筒里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请问是……陈阳吗我是你爷爷的老战友,姓周。
陈阳愣了一下,他爷爷去世得早,他对爷爷的战友没什么印象。周爷爷您好,有事吗
唉,说来惭愧。周爷爷叹了口气,我孙子开了家小工厂,最近资金链断了,工人工资都发不出来,这眼看就要过年了……我听你爷爷提起过你,说你是个好孩子,能不能……能不能帮个忙
陈阳心里一动,爷爷在世时总说,周爷爷当年在战场上救过他的命。他看了眼窗外,今天风不大,但胜在稳定。周爷爷,您别着急,需要多少
五十万……要是太多,就算了……周爷爷的声音带着犹豫。
不多。陈阳直接说,我现在就给您转过去,您让孙子好好干,别辜负了工人。
挂了电话,陈阳转了五十万过去。他没指望还,就当是替爷爷还个人情。
系统,我这算不算助人为乐
宿主行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奖励‘风力锁定卡’一张(使用后可锁定当前风力等级一小时,不受自然风力变化影响)。
陈阳挑眉,这奖励不错,以后就算风变小了,也能靠这张卡多挣点。
转眼到了年底,陈阳回了趟老家。以前他穷,过年都不敢回来,怕被亲戚笑话。现在不一样了,他开着越野车,后备箱塞满了年货,刚到村口就被围住了。
这不是陈阳吗出息了啊!
这车得几十万吧
听说他在外面挣大钱了,还捐了不少钱呢!
听着乡亲们的议论,陈阳心里挺不是滋味。以前他们看他的眼神是鄙夷,现在是羡慕,说到底,还是看钱。
他把年货分给大家,然后去了村支书家。村支书正愁眉苦脸地看着一堆账本:陈阳啊,你回来得正好,村里想修条路,可是没钱……
陈阳笑了笑:叔,修路要多少钱我出了。
村支书眼睛都亮了:真的大概得两百万!
没问题。陈阳当场转了三百万,多出来的钱,给村里盖个小学,再请个好老师。
村支书激动得握着他的手直哆嗦:陈阳,你真是咱们村的福星啊!
消息传开,全村人都来谢他。以前总挤兑他的那些亲戚,也提着鸡蛋、红糖上门,嘘寒问暖,把陈阳夸得天花乱坠。
陈阳应付着,心里却很清楚,这就是现实。他没计较以前的恩怨,毕竟是一个村的,能帮就帮一把。
大年初一,村里放鞭炮,刮着不大不小的风。陈阳站在院子里,感受着风带来的叮当声,手机余额又涨了不少。
他看着满院子的亲戚,突然觉得有点累。他掏出手机,给慈善基金会转了一千万,备注:给山区孩子买过冬的衣服和课本。
转完账,他对大家说:我有点事,先走了。
没人拦他,都笑着送他出门,眼神里全是敬畏。
陈阳开着车,漫无目的地在乡间小路上走。风从车窗吹进来,带着泥土的气息。他突然想,自己挣这么多钱,到底是为了什么
系统,我是不是太俗了满脑子都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