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破晓启程1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泥泞中的坚守与微光(第2页)

那天下午,陈曦带他们去见了快递公司的负责人。对方看着越野车在陡坡上轻松行驶,当即拍板订了五辆。“要是好用,后续还会加单。”

负责人握着凯晨的手说,“我们早就想找这种耐造的车了。”

回工厂的路上,凌风突然说:“陈曦好像对我们的车挺感兴趣的。”

凯晨笑他:“你是对陈曦感兴趣吧?”

林溪在后排偷偷笑着,窗外的晚霞染红了天际,像一块巨大的画布。

他们开始给车辆加装货箱护栏、加固底盘,林溪设计的防滑链接口获得了专利。第二辆、第三辆……

订单慢慢多了起来,虽然都是小批量,但黑板上的名字越来越多:果农老李、山货合作社、地质勘探队……

每个名字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像一颗颗种子,在泥泞里悄悄发了芽。

赵师傅把老伴从乡下接来,在工厂角落开了个小食堂。每天中午,饭菜的香气弥漫在车间,工人们捧着搪瓷碗蹲在地上吃饭,聊着谁家的车又跑了多少山路,笑声震得屋顶的灰尘簌簌往下掉。

凌风在给陈曦送车模时,发现她办公桌玻璃板下压着张照片:穿着宏途工装的姑娘们站在仓库前,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却倔强的笑。“那天我们偷偷拍的,”

陈曦摸着照片说,“虽然苦,但大家都想好好干。”

“现在也不晚。”

凌风把车模放在桌上,“等我们厂让大了,你来当后勤主管吧。”

陈曦的脸突然红了,窗外的阳光照进来,在车模的金属外壳上反射出细碎的光。

凯晨在车间加班画图纸时,林溪端来杯热牛奶。“我爸以前总说,造车就像让人,得经得住摔打。”

她指着图纸上的防撞梁,“这里再加厚两毫米吧,山区的路太颠了。”

凯晨看着她认真的侧脸,突然想起第一次在工厂见面时,她抱着图纸站在门口,脸颊晒得通红。

深夜的工厂格外安静,只有车床的嗡鸣和两人的呼吸声。凯晨突然说:“等我们造出第一百辆车,就去爬山吧,你不是说想看日出吗?”

林溪的睫毛颤了颤,轻声嗯了一声,手里的铅笔在图纸上划出道温柔的弧线。

暴雨来得毫无征兆。那天凌晨三点,县应急办的电话惊醒了凯晨:“下游堤坝快决口了,有批救灾物资运不进去,你们的车能走吗?”

凯晨抓起车钥匙就往外跑,凌风紧跟着跳上副驾。林溪把急救包塞进后备箱,赵师傅默默检查了一遍轮胎链条。车子在齐腰深的水里开了六个小时,引擎盖冒起白烟也没停。当他们把药品和食物送到被困的村庄时,村长握着他们的手,指缝里还沾着泥。

“这是啥车啊?真能耐!”

有村民拍着车斗感叹。

凯晨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和汗水,突然笑了:“咱自已造的,叫‘启程’。”

远处的堤坝传来欢呼声,曙光正从云层里慢慢钻出来,照亮了泥泞却充记希望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