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全家没善茬,五岁萌宝有仇当场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1章(第1页)

“在学校要认真听课,不欺负同学,也不能被同学欺负。尽量在下课的时候上厕所,要是在上课的时候想上厕所,就举手跟老师打报告”

陈阿妹絮絮叨叨交代盼盼一大堆。

盼盼蹦蹦跳跳,也不知道到底听进去了多少。

步行将近八分钟,母女俩终于来到小学门口。

开学第一天,学校里叽叽喳喳,全是孩子们兴奋开心的笑闹声。

这所小学是附近几个自然村共用的一所小学,实行六年制教育,另外还开设了学前班。

一至四年级有两个班,学前班和五六年级只有一个班。

水泥地面的操场上,七张破旧的课桌代表着学前班和六个年级。

站在课桌后的老师们在喊:“三年级!三年级的都来这里交学费,交完学费才可以回教室。”

“一年级!学前班升一年级的!直接上一年级的,都来这里交学费!”

“学前班!要上学前班的,来这里!”

陈阿妹牵着盼盼,朝代表着学前班的课桌走去。

学前班那一队排的人不多。

因为村里人大多为了省一年学费,会直接让孩子在满七岁后,直接上一年级。

至于能不能跟得上,学不学得好,就看孩子们自己的本事。

要是学习好,就一直上到六年级,再读初中。

要是学习不好,或者压根就不喜欢上学,那就上到五六年级辍学。

有的甚至三、四年级就辍学。

用村里一些老人的话说:“书读到三年级,学的字就够用一辈子了。”

老师上门家访劝学,大多时候都是无功而返。

有的家长会说:“我们家就没有那个读书的种,让他上学也是浪费时间。”

有的家长会说:“他不想上就不上吧,反正成绩也不好,不如让他去学门手艺,以后还能养活自己。”

还有的极个别家长会暴躁地让老师别多管闲事

陈阿妹很快给盼盼交好一学期十二元学杂费,然后领着盼盼朝老师指的一排瓦房走去。

学校有一栋三层的教学楼和一排瓦房。

其中一至六年级的教室分布在三层的教学楼。

学前班和教师办公室、教师宿舍以及学校仓库、专门用来印试卷的‘拓印室’则依次分布在瓦房。

这已经属于条件非常不错的小学,有教学楼、有操场、有草地。

附近村镇还有一小部分学校是‘不完全’小学。

环境、设施简陋就不说了,只能上一到三年级。

想继续上,就得前往最近的完全小学报名。

说是‘最近’,其实学生们起码得走上几公里的路

学前班里已经有五六个孩子,看起来都和盼盼差不多年龄。

陈阿妹领着盼盼进屋,找了个中间的空位置让盼盼坐下。

“以后这就是你的位置了,除了老师说换座位,别人让换,你都别换,听见没有?”

盼盼双手整齐叠在矮矮的课桌上,用力点点头。

学前班的桌椅和一至六年级的方方正正的课桌椅不同,是相对较矮的长条桌、长条凳。

陈阿妹摸摸盼盼的头,“那妈妈就先回家了。等中午放学,妈妈来学校接你回家吃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