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欺负祁同伟,问过他爹我了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6章(第1页)

赵立春会上陈词激昂,率先表态,要打破规矩直接给祁同伟报三个一等功。

但是实际,他也是老狐狸,这么做无非就是去跟祁连山邀功的。

要知道谁举手同意了,祁连山不在意,但是谁反对了,祁连山很快就知道了。

没过一个小时,祁连山电话就打了赵立春这里。

意思就是还是按规矩来,儿子祁同伟有功归有功,还是不要坏了规矩,以免落下口舌。

一次行动就报一个一等功。

但是其他荣誉称号还是可以保留的,并不冲突。

交待完这事,祁连山有意无意的提了一嘴。

“噢,对了,立春啊。你办这事的心意,我替同伟这孩子领了。”

“我还听闻,你们省委,个别老同志在会上能勇于提出质疑,倒也是好事啊。”

“说明个别老同志,很刚直啊。”

祁连山这话怎么听也不是表扬,挂了电话,赵立春就听懂了。

说梁群峰直,那意思不就是一眼望到头了嘛。

这生涯也就这样了,到头了。

而祁同伟这边,自己倒是没有很在意这些。

因为功劳就放在那里,没人抢得了。

他已经做到了近乎满分的答卷,同袍也都恩泽加身,这是他最在意的。

说白了,跟着他的兄弟也都或多或少获得了荣誉和益处。

都吃上肉了。

就连打酱油,立下军令状,结果晚到了半天的田先聪都申报了三等功。

可想其他人,大家都是满载而归。

但是也有一些遗憾和漏网之鱼。

陈文泽无疑成了最令人愤懑的漏网之鱼。

他心思缜密,精心算计,手段狠辣。

当行动进入最后的关键时刻,陈文泽嗅到了危机,二十出头的青年,却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忍耐和决心。

他如困兽般,破釜沉舟。

最后生死关头,陈文泽用秦长佩书房的那部电话,联系上了省委的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