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星辰入怀:凌少的独家深情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章 微光与冰山(第2页)

旁边有人附和:“就是,用廉价材料,要是影响了云境的口碑,谁负得起这个责任?”

“我看这方案太理想化了,根本不落地。”

苏晚的脸一点点涨红,握着样品的手指在微微颤抖。她想反驳,想说“高端不是昂贵的堆砌”,想说她的方案在环保和l验感上都经过了反复测算,可李总监已经拿起了下一份方案册。

“好了,苏小姐,你的介绍可以结束了。结果会在三天后通知。”

没有提问,没有讨论,甚至没人再看她一眼。

苏晚站在台上,聚光灯依旧亮着,却像冰冷的针,刺得她皮肤发疼。她默默地关掉投影,抱起方案册和样品,脚步有些沉重地走下台。经过李总监身边时,隐约听到他对助理低声说:“什么阿猫阿狗都来竞标,浪费时间。”

走出会议室时,走廊里的空调风很冷。苏晚靠在墙上,长长地吸了口气,把差点掉下来的眼泪逼了回去。

她知道自已输了,输在了“筑梦设计”这四个字上,输在了她洗得发白的牛仔裤上,输在了那些人根深蒂固的偏见里。

父亲说的“好暖”,在“好贵”面前,原来如此不堪一击。

下午三点,凌曜结束了一场跨国视频会议,揉着眉心走出办公室。

特助秦峰跟在他身后汇报:“总裁,刚刚项目组那边送来了云境酒店软装分包的竞标方案,李总监说想请您过目一下重点推荐的几个。”

凌曜“嗯”了一声,脚步没停,走向电梯:“去工地看看。”

他穿一身纯手工定制的深灰色西装,身姿挺拔,侧脸的线条冷硬如雕塑,下颌线绷得很紧,显然还没从刚才会议的高压状态里抽离。秦峰跟了他五年,从没见过这位老板真正放松的样子。

凌氏的规矩是,重要项目的最终决策必须由总裁亲自拍板,哪怕是看似不起眼的软装分包。凌曜对细节的偏执在业内出了名——去年有个楼盘的外立面瓷砖颜色比设计稿深了05度,他当场让施工队全部敲掉重铺,损失数千万,眼睛都没眨一下。

云境酒店是他亲自敲定的重点项目,从选址到设计理念,每一步都亲自把关。他要的不是一个“符合标准”的酒店,而是一个“凌曜印记”的作品。

工地现场尘土飞扬,工人们正在进行内部隔墙的施工。凌曜戴着安全帽,走进“星眠楼层”的样板间,秦峰在一旁递上图纸。

“这里的承重结构没问题?”他指着墙角的一处钢筋接口,声音低沉,不带情绪。

项目工程师连忙上前:“没问题,凌总,我们按最高标准加固过。”

凌曜没说话,伸手敲了敲墙面,指尖传来的震动反馈让他微微皱眉:“钢筋型号换了?”

工程师脸色一白,支支吾吾:“是……是李总监说,用略小一点的型号,能节省成本……”

“谁给你们的权力改设计?”凌曜的目光扫过去,明明没有怒气,却让在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三天之内,全部换回原型号,逾期,整个施工队都不用来了。”

工程师连连点头,额头上渗出冷汗。

秦峰在心里叹气——又一个没摸清老板脾气的。凌曜最恨的就是“为了省钱牺牲标准”,当年他父亲就是因为在项目里偷工减料,才导致了严重的安全事故,最后郁郁而终。这是凌曜心里的刺,谁碰谁倒霉。

凌曜绕着样板间走了一圈,目光落在光秃秃的窗户上,忽然问:“软装方案里,有没有针对采光让特殊设计的?”

秦峰赶紧拿出随身携带的平板:“有几个,我给您调出来。”

他点开文件,屏幕上依次闪过几个方案:奢华水晶灯配欧式壁画,极简金属风配抽象雕塑,中式水墨风配实木家具……凌曜的眉头越皱越紧。

“都很普通。”他淡淡评价,目光移开。

秦峰犹豫了一下,想起早上李总监随口提过的那个“小作坊方案”,鬼使神差地点开了:“还有这个,筑梦设计的,叫‘光影叙事’,李总监说不太符合定位,没推荐。”

屏幕上出现的,是苏晚方案里那张“日出”效果图。

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透过纱帘的阳光,在地板上投下柔和的光斑。很简单,却莫名地让人觉得安静。

凌曜的脚步顿住了。

他盯着那张图看了几秒,忽然伸出手指,点在屏幕上床头柜的位置:“这里的光源角度,是怎么计算的?”

秦峰愣了,他根本没看这个方案的细节:“我……我不太清楚,这是个小工作室的方案,可能……”

“调完整方案。”凌曜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

秦峰赶紧操作,把苏晚的ppt一页页调出来。凌曜看得很仔细,从纱帘的材质参数,到智能系统的联动逻辑,甚至注意到了她标注的“不通季节太阳高度角对采光的影响”。

当看到最后一页,那个用铅笔手绘的细节图——在床尾的墙面设计一个隐藏式反光板,能把月光折射成“星轨”的形状时,他那双总是覆着冰霜的眸子里,似乎有什么东西轻轻动了一下。

这个设计,很笨,很理想化,甚至有点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