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捡回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第2页)

“标儿,你起来。”

声音平静,听不出喜怒。

朱标犹豫了一下,还是站了起来,脸上满是担忧。

朱元璋指了指怀里的朱宸。

“咱问你,咱大孙,是不是天纵奇才?”

朱标下意识地点头:“是。”

“他提的以工代赈,是不是安邦定国之策?”

“是。”

“他想的定额承包,是不是杜绝贪腐的妙招?”

“是。”

“他过目不忘,复原兵部机密文书,是不是给咱大明解了天大的危机?”

“是。”朱标的声音越来越低。

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既然都是!”

“那咱问你,这些法子,这些主意,以后要怎么用?”

“难道每一次,咱都要把他抱到朝堂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问这个奶娃娃,‘大孙,你看这事儿咋办?’”

“你觉得,是册封他为监国更荒唐,还是咱抱着个孙子临朝听政更荒唐?!”

一连串的质问,如同重锤,狠狠地砸在朱标的心口。

他整个人都懵了。

是啊

父皇说得对。

宸儿的才能是瞒不住的,既然要用,就必须给他一个名分。

一个能让他“合理”提出这些惊世骇俗之策的名分。

如果不给,难道真如父皇所说,以后国家大事,都得先来问一个孩子的意见?那朝廷体统何在?君王威仪何在?

朱元璋看着儿子变幻的神色,知道他已经想通了关窍。

他的语气缓和下来。

“咱知道你在担心什么。”

“这个监国,只是一个名头,一个幌子。”

“一个让咱大孙的才华,可以名正言顺地为国所用的幌子。”

“以后,但凡是他想出来的主意,就以监国的名义颁布下去。你,和你未来的内阁,就是监国的执行者。”

“至于宸儿本人,他还是个孩子,他只需要在武英殿里,安安稳稳地长大,给咱,给你,出出主意就行。”

“如此一来,既能用其才,又能护其身,还能堵住天下人的嘴。他们只会说咱皇长孙生而神异,天佑大明,谁又敢说三道四?”

“这,才叫万全之策!”

一番话,说得是滴水不漏,老谋深算。

朱标听得冷汗涔涔,他这才明白,自己的格局,和父皇比起来,差得太远了。

父皇的疯狂之举背后,是滴水不漏的政治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