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页)
对啊!
咱怎么就没想到呢!
直接给灾民发粮食,他们闲着也是闲着,容易生事,粮食还容易被贪官污吏克扣。
但如果不直接发,而是把这些灾民组织起来,让他们去修缮被大水冲毁的道路、河堤,然后按劳发给他们粮食作为报酬。
这不就是以工代赈吗!
这么一来,一举三得!
第一,灾民有活干,有饭吃,就不会饿死,也不会闲着没事聚众闹事,社会就稳定了。
第二,粮食直接发到干活的灾民手里,中间环节大大减少,贪官污吏想伸手都没那么容易。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灾区的基础设施,比如道路、水利,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这可是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朱元璋抱着朱宸,激动得浑身都有些发抖。
他娘的,这法子简直是绝了!
他刚才还焦头烂额,被一群大臣气得半死,结果被自己这个还没断奶的大孙一句话给点醒了。
这真是天降麒麟儿啊!
朱元璋低头,在朱宸粉嫩的脸蛋上狠狠地亲了一口。
“好大孙!你真是咱的好大孙!”
“来人!把户部和吏部那两个蠢货给咱叫回来!”
他一声令下,候在殿外的太监连忙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又战战兢兢地走了进来,以为皇上是想到了什么新法子来炮制他们。
“陛、陛下”
朱元璋把朱宸稳稳地放在龙椅上,自己则站到了舆图前。
“咱问你们,河南的灾民有多少?”
户部尚书连忙回答:“回陛下,粗略估计,不下五十万。”
“五十万那青壮有多少?”
“这少说也有十五六万。”
朱元璋点点头,手指在地图上重重一点。
“传咱的旨意,从今天起,河南赈灾,改无偿救济为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
两个尚书面面相觑,满脸都是问号。
这是什么新词?
朱元璋冷笑一声,把刚才从朱宸那里听来的法子,用自己的话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
他每说一条,两个尚书的眼睛就亮一分。
等到朱元璋全部说完,户部尚书已经激动得满脸通红,他一拍大腿。
“妙啊!陛下圣明!此法甚妙啊!”
“如此一来,赈灾、安民、兴修三事并举,环环相扣,实在是神来之笔!”
吏部尚书也反应过来,连忙躬身吹捧:“陛下天纵奇才,臣等愚钝,望尘莫及,此策一出,河南之围必解!”
朱元璋听着他们的马屁,心里没有半点舒坦,反而是一阵腻歪。
他指了指还坐在龙椅上,正在玩自己脚丫子的朱宸。
“别他娘的拍咱的马屁了。”
“这个法子,不是咱想出来的。”
“是咱大孙教咱的。”
此话一出,犹如平地惊雷。
两个尚书的表情瞬间凝固在了脸上,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他们缓缓地,用一种见了鬼的表情,转向那个还穿着开裆裤的奶娃娃。
他?
皇长孙?
这个连话都说不利索的婴儿,想出了这个能安邦定国的绝妙之策?
开什么玩笑!
这比说母猪会上树还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