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红尘劫起》(第1页)
凡间,大夏国,都城永安。
时值初夏,皇宫内苑,琼楼玉宇,雕梁画栋,一派皇家气象。
然而,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中枢的御书房内,气氛却有些……诡异。
檀香袅袅,明黄色的帷幔低垂。
宽大的紫檀木御案后,本该端坐着勤政爱民的帝王,此刻却趴着一个……不太像皇帝的人。
大夏国现任天子,年号“景瑞”的李煜陛下,正以一种极其不雅的姿势,将整张脸埋在摊开的奏章堆里,睡得天昏地暗。
口水濡湿了工部侍郎关于修缮黄河堤坝的紧急奏疏,在“需白银八十万两”的字迹旁晕开一大片可疑的水渍。
他头上象征九五至尊的十二旒冕冠歪歪斜斜,几根玉旒甚至缠住了他的鬓角。
明黄色的龙袍皱巴巴地裹在身上,领口还沾着几点……疑似御膳房新出炉的桂花糕碎屑?
御案旁,伺侯笔墨的老太监福海,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一尊入定的泥塑。
只是那微微抽搐的嘴角,暴露了他内心的崩溃。
这已经是陛下今天时睡过去了!而且一次比一次睡得沉!
“陛下!陛下!”一个须发皆白、身穿一品仙鹤补服的老臣,终于忍无可忍,提高了音量。
他是当朝丞相,三朝元老,柳文正。
此刻,柳丞相的老脸气得通红,山羊胡子一翘一翘,“户部关于江南水患赈灾的急奏,您还没批呢!灾民嗷嗷待哺啊陛下!”
“嗯…唔…”奏章堆里传来含糊的嘟囔声。
李煜陛下艰难地抬起沉重的眼皮,露出一张尚带着婴儿肥、眉眼倒是极为清俊,但此刻写记了茫然和困倦的脸。
他迷茫地看了看眼前气得胡子发抖的老丞相,又低头看了看被自已口水浸湿的奏章,下意识地抬手抹了抹嘴角。
“啊!柳爱卿啊!”李煜陛下终于清醒了几分,坐直身l,试图挽救一下自已身为帝王的威严。
但歪斜的冕冠和衣领上的糕点屑让他努力的效果大打折扣。
他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已的声音听起来沉稳:“赈灾…赈灾…朕知道了!批!必须批!”
他抓起御笔,龙飞凤舞地在奏章上画了个圈,又打了个叉,最后在旁边批了三个大字:“知道了。”
柳丞相凑过去一看,眼前一黑!
陛下!您这“知道了”后面好歹写个“准”或者“着户部速办”啊!画圈打叉是几个意思?
还有这字……歪歪扭扭,如通蚯蚓爬行,比三岁蒙童还不如!
“陛下!”柳丞相痛心疾首,“江南水患,刻不容缓!这批示…”
“哎呀,柳爱卿!”李煜陛下不耐烦地摆摆手,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眼角挤出两滴困倦的泪花,“朕知道了就是知道了嘛!户部那些人又不是吃干饭的,他们知道怎么办!朕…朕昨晚批阅奏章到深夜,甚是乏累,你且退下吧。”
他昨晚明明是躲在被窝里看最新搜罗来的民间话本《侠客张三疯传奇》看到后半夜。
柳丞相气得浑身发抖,正要据理力争,御书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伴随着女子清脆又带着点娇蛮的嗓音:
“让开!本小姐要见陛下!有要事禀报!”
“赵小姐!赵小姐!陛下正在与丞相议事,您不能擅闯啊!”小太监惊慌失措的阻拦声。
“议什么事?不就是那些老头天天念叨的破事吗?本小姐的事才是天大的事!”
话音未落,御书房那厚重的雕花木门“砰”地一声被推开!
一道火红的身影如通旋风般卷了进来!
来人约莫十六七岁年纪,一身如火的红裙,衬得肌肤胜雪。
乌黑的秀发梳成时下流行的飞仙髻,簪着几支赤金点翠的步摇,随着她的动作叮当作响。
一张小脸明艳照人,杏眼圆睁,顾盼生辉,此刻正带着一股子娇蛮和急切。
正是当朝太师赵匡的嫡亲孙女,太后的亲侄女,也是整个永安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赵虞儿,赵大小姐!
她一进门,目光就精准地锁定了御案后那个顶着歪斜冕冠、衣领沾着糕点屑、一脸懵懂的年轻皇帝。
那双明亮的杏眼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光彩,如通饿了三天的猫儿突然看到了鲜鱼!
所有的娇蛮急切瞬间化为痴迷,小脸“唰”地一下变得通红,连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陛…陛下!”赵虞儿的声音瞬间软了八个度,带着甜得发腻的颤音。
她无视了旁边脸黑如锅底的柳丞相和一脸生无可恋的福海公公,提着裙摆,小碎步就朝着御案冲去。
李煜陛下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得一个激灵,困意全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