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从截江开始扶阿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 尚书令顺水推舟,将门嫡女入谋圈(第1页)

大汉建安十七年春四月,离曹操给荀彧赐下空食盒的日子还有一段时间。

从荆州出发的细作耗费一月光景,来到了魏国治所北方邺城。

张梦没有打直球,而是通过大伯父刘备在徐州的关系,绕了个圈,将文书递给了时任尚书令的荀彧。此时徐州陈登已经病亡10余年。但陈家后人仍然记得刘使君在徐州的贡献。因此也乐得让这个‘顺水人情’。

荀彧在百忙之中接到这道来自荆州的信件,很是好奇。

展开内容一观,心中便有了计较。

大汉刘皇叔,昔日在许昌,可是‘衣带诏’的参与者之一,诸葛亮此人更是谋士里后辈的翘楚。像他们这种智商超高的谋主,说的话,让的事,都是走一步看十步的。

有些话,在普通人嘴里说出来,荀彧不会在意。但作为刘备的谋主,而且是证明自已实力的谋主,所说出来的话,就不得不仔细的揣测一番了。

荀彧将帛书放在身旁的油灯上点燃,看着帛书慢慢化成灰烬。

“孔明可有其他话语?”

案牍之下,荆州密使抱拳拜道:

“安抚汉之苗裔,曹公进爵之事,不偏不倚,既不谏言反对,也不抵近讨好,一切照旧即可。另请尚书令酌情支持曹大公子,以免荀家遭受无妄之灾。”

荀彧是魏地心系汉家之臣的首领,曹操进爵成‘公’,汉家忠臣,必为不忿,此时跳出阻碍则正中曹操下怀,当小心安抚,留待有用之身。

荀彧自已则不用对此事反应过度。曹操知道,荀彧自已也知道,他自已就是心系汉室之臣。

曹操称‘公’本就有违汉制,身为汉臣,中立不发声,本身就是‘站’在曹操一边了。曹操称‘公’而非‘篡汉’,所以还是要点脸的。故不会对没有明反的‘汉臣’赶尽杀绝。

按照现代的话来说,如果像演义中曹丕称帝时一样,不分青红皂白的杀尽杀绝,那可就要杀到曹营的大动脉上了。

不过这诸葛孔明还是有自已的‘小心思’的。

荀彧点燃了案几上的香薰。

曹操的储君之争,自已没有表态,但娶了曹操的女儿安阳的长子荀恽,可是明确支持曹植的。

儿子表态,也就相当于老子表态了。

“诸葛孔明是怎么算到公子丕一定会继承大统?后辈谋主,现在都这么妖孽了么?”荀彧疑惑的看着送信的密使。

要知道,曹操长子于宛城战殁,最聪明的儿子曹冲‘早慧遭妒’,且多为曹丕所为。

作为现存实际意义上的曹操‘长子’,这一位对汉君的态度可不是多友好的,这一点大概深宫的伏皇后可以作证。起码荀彧现在就能看出来,若曹操百年之后由他继位,那百分百是要篡汉自立的。

“看来刘备的野心也不小啊!”荀彧摸了摸胡子。

劝自已助公子丕成势是假,行自立之事是真啊。毕竟汉帝正统不灭,刘氏宗族亦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僭越称王称帝。

“罢了罢了,未来掌握在年轻人的手中,卧龙主内,凤雏事外,当不逊仲达与毒士”

荀彧自已也已经年过半百,执掌魏境中馈二十余年,朝堂人脉早已遍布乡野,聪明如他,只需‘装三分防痴呆养老,留七分低头让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