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江中谍影日斜阳,翼德父女家中议(第1页)
夜色迷蒙,夜晚,江中温度急剧下降,氤氲的水汽中一艘小型商船缓缓的向荆州方向漂泊着。
船舱中的点点烛光,顺着船上的芦苇缝隙,一丝一丝挣脱出来,静静的洒在了大船的周围,映射出了点点的光芒。
远处的迷雾中,船桨快速搅动降水的声音由远及近,悄悄的打破了这份宁静。
一艘‘赤马舟’,循着商船寥寥的烛光,以极快的速度飘了过来。
接近商船时,小舟很灵巧的打了一个顿,慢慢的停了下来。
借着前进的力道,一名吴国水军斥侯极其迅捷的攀附到商船之上,单膝跪在了船舱之前的甲板上。
船舱中,一道浑厚的男声隔着草帘子传了出来,“情况若何?”
“大人,我们的探子在公安城池已与城内吴侯安插的细作取得联系,荆州方向没有明显变化。刘备入川之后,荆州军政皆以诸葛亮为首,以下并无大批量的军队调动,但因为刘备不在公安府中,郡主所息的内堂守卫数量增加了。”
“这很正常,屋子的主君不在,防卫自然是要跟谨慎一些”
仓内的男人给自已斟了碗酒,就着刚从江中捕捉上来的新鲜鱼脍,一起咽下肚去。
“不过,这还难不倒我周善!”
作为吴国两代元老,周善自幼便随着主君孙策。
彼时孙策寄人于篱下,袁术对这个昔日老部下遗留的子嗣极为忌惮,遂遣精锐暗中监视。为了与父亲孙坚留下的部曲取得联系,孙策擢周善往来传递消息,因此练就了一身‘穿房入户’的好本事。
手下一帮死士,亦为昔年大都督周瑜在世之时,训练出来的精锐暗间细作。
在大诸侯袁术的眼皮子地下,瞒天过海,来去自如,又经过了赤壁之战的洗礼。这样的精锐,在各大诸侯的军营里,也是数量极少的稀有人才。
吴侯孙权对于这次“诈妹归吴”的计划是信心记记。周善自已也不觉得就刘备的那个‘草台班子’,能抵得过东吴精锐细作的渗透。
【你看看,这不是一点动静也没有吗?】
周善信心记记的想着,想当年,‘四世三公’的袁家府邸,他尚能不惊动任何人,全须全尾的传递消息,刘备的府邸更是不在话下。
不过,他也很有自知之明。
作为细作类的特殊人才,周善对于信息的敏感度是极其高的。
专长如此,正面战场上,周善是万万敌不过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超一流武将的。
不过好在任务本质不是‘死磕’,接到郡主,速速归吴即可。
没有读过什么兵书,仅仅凭着早年追随大公子孙策所积累的经验,自启程潜入荆州伊始,周善便擢手下精锐细作,探查荆州方面各个主将位置及动向。
‘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远在江陵执掌一方军政,倒不用担心。
如今的公安城内,止有那‘七进七出,单骑救主’的赵云,与长板桥上喝退曹军的张飞是个威胁。
好在自已一方打了个信息差,出其不意之下,吴侯交给的任务应该能够完成。
整个吴国上下,对于刘备军的优越感,是刻在骨子里的。
孙家打下江东基业,至今已历三世。赤壁之战后的巨大威望,让孙权成功的坐稳了吴侯的位置,纵使有诸葛亮这个意外在,孙权也没有对刘备这个漂泊半生,一直被驱赶的‘丧家之犬’高看到哪里去。
你刘备有诸葛孔明,我也有诸葛子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