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局曝光,我靠国家速通历史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5章(第1页)

平行世界,1781年也就是乾隆四十六年,六月底的豫省正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靠近北边的安省、豫省两省居民,第一次摆脱繁忙的收麦工作,只需站在田间地头,等着村长安排收割机一家一家收割。

村民最开始对收割机还不太信任,眼前模样怪异的铁疙瘩真能收麦子吗?会不会浪费?

还是村长起到了带头作用,安排收割机先割自己家的小麦。

村民围观后,惊讶的发现,收割机不仅割麦速度很快。

往常一家人半天的工作量,收割机一盏茶的功夫就能完成。

而且还没有浪费,地面干干净净,没有散落的麦秆。

更重要的是,机器在收割的过程中同步脱麦,村民再也不用消耗大量时间脱麦。

村民只要把小麦带回去晒两三天,就能带到加工厂磨成面粉。

留在家里自己吃,或者带到城市中卖掉。

更方便的处理方式也有,那就是装好小麦后,不用晾晒,也不用加工,直接卖给村口的收购商,从收购商手中换取现金。

至于交税?

交什么税,俺们现在是大汉国百姓,不是清廷奴隶。

大汉国百姓不用交农业税,如果进城务工,汉王还有补助嘞。

第一次完全拥有种植的粮食,大多数村民不愿意售卖。

饿了几千年,农民饿怕,有钱不如有粮食。

家里堆满黄灿灿的小麦,比堆满银子更让人安心。

也有少部分农民决定离开村子,进入大城市中生活。

决定卖掉小麦,带着全部身家开始新的生活。

无一例外,不管是选择出售,还是留下的村民。

收完粮食后,都会对着东南风磕三个响头,那是汉王所在的方向。

农民是矛盾的,他们既善良又残忍,既愚昧又精明,既宽容又小肚鸡肠。

但始终知道是谁对自己好,谁把自己当做奴隶。

清廷统治之下,农民活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别说白面馒头,哪怕吃饱饭都是奢望。

许许多多的农民,一辈子没有家产,一辈子见不到荤腥。

种的粮食,养的家畜,不是用来交税,就是被地主乡绅,地痞流氓,基层官吏搜刮一空。

一年忙到头,也只是为了两个字:活着。

是农民不努力吗?

是农民不想改变生活吗?

不是!

而是农民没有办法改变,头顶上的压迫太多太多,早已将农民困死在土地之上。

土地是命,土地也是牢笼。

想要靠土地升官发财,改变命运,妄想罢了。

如今汉王来了,一边免除农业税,一边给农民提供种植与收割工具,把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

同时,推动基础教育,增加工作岗位,让农民除了种地之外,有了其他收入。

一系列举措下,虽然穿越者小组掌控豫省的时间还很短,仅仅四个月时间,却已经彻底收服豫省百姓的心。

从上到下,只认大汉国,不认大清国。

与安省豫省两省百姓安居乐业不同,大清国其他省份正在经历一场场残酷动乱。

“快快快,进了豫省我们就能活。”

豫省与晋省边境,吴秀才赶着马车,疯狂向着豫省逃窜。

驾驶马车的同时,还不时的向着车后观看,仿佛背后有什么洪水猛兽一般。

晋省没有洪水猛兽,却有比洪水猛兽更加恐怖的东西,那就是在晋省内突然崛起的白莲教。

四个月前,吴秀才突然听到一个传闻。

朝廷大军在江南吃了败仗,不但损失了三十万大军,更是连大将军阿桂都折了进去。

对于此,吴秀才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