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局曝光,我靠国家速通历史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章(第1页)

赵宇的动作很快,穿越人员就绪后,直接安排一个营以排为单位,在导弹小组的配合下,携带着重武器青清扫整个安省。

从市一级到镇一级,再到乡村,将清朝的力量连根拔起。

武装突进的同时,政务人员紧随其后。

分土地,开公审大会,选拔合适的执政人员,训练新兵等等。

安省大地上,一副热火朝天的场景。

其中并非没有反抗,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不是所有地主老财都心甘情愿献上财富。

总有人铤而走险,联合一群人,准备伏击穿越小组。

然而,一群拿着大刀鸟铳的清朝人,面对全副武装,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现代军队,结果可想而知。

往往他们才决定反抗,指挥部已然通过卫星发现他们的计划。

迎接反抗者的只有雷霆之击,在一轮轮火箭弹的轰炸之下,反抗者烟消云散。

见识到穿越者小组的实力,再加上如火如荼的土地改革,安省的抵抗力量渐渐消失,本土百姓逐渐习惯新的统治者。

与安省的热闹相比,紫禁城的气氛异常紧张。

太监宫女们小心翼翼的在内城穿梭,脸上不敢有太大表情,以免引起大人们的注意,直接拉出去杖毙。

最近几天,杖毙的宫女太监们直线飙升,引得人人自危。

为何如此?

因为乾隆病危了。

事情还要从两天前讲起,十一月中旬,紫禁城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乾隆兴致不错,难得从暖房出来,准备逛一逛紫禁城。

还没逛多久,兵部送来一份八百里急报。

一开始,乾隆以为是海兰察的捷报。

满朝文武,没有人认为海兰察出征会出现意外。

海兰察十万大军,对手呢?

不过是十来人的匪徒而已。

侥幸用银子骗来一座城,除了有点钱,哪有什么军事力量。

有时候乾隆也在怀疑,发出征讨大军是不是不太明智。

每一次征讨,对朝廷的财政都是一次重创。

征讨前需要准备物资,武器,军饷,获胜后还要赏赐爵位,金银珠宝,治疗伤兵等等。

每一项都是巨大支出,给岌岌可危的财政增加一层重担。

更不用说安省属于江南之地,税收大头。

在江南之地掀起战乱,不但要重新治理城市,三年内别想获得税收。

丢掉一个纳税城市,对财政的影响可想而知。

换做其他时间,重臣们一定会上述劝阻。

但面对暴怒的乾隆,满朝文武只能压下心中的质疑。

没办法,即将七十岁的乾隆有着老年人的固执,反驳他的话等着丢官罢职。

官员们只能安慰自己,赵逆不过一城之患,应该不会对朝廷造成太大影响。

如今战报已经呈上,结果如何,一眼便知。

乾隆没有接奏折,而是随意的问道。

“海兰察打的怎么样。”

乾隆年纪大了,身体机能退化,已经看不清奏折,经常让太监们念给他听。

兵部尚书跪在雪地中,艰难的回道:“启禀陛下,海大人奉命出征,不小心中了赵逆的诡计,十万大军进殁。”

说到最后两个字的时候,他几乎用尽全身力气。

大清朝建国164年,这是第一次被敌人一次性消灭十万大军。

“什么?十万大军没了?”

乾隆猛地睁大眼睛,示意太监接过兵部尚书的奏折,带上老花镜一点点观看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