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八零年代,旧衣柜连通隔壁少女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第2页)

十多分钟之后。

单车铃声响起,冲破春日早晨的寒意,也震落了院外槐树上的露珠。

一辆不知换了几手的女士单车载着十九岁的少女,一路打着哈欠驶向了西边的城乡结合部。

此刻才早上六点出头,但城乡结合部的街道口上已经坐满了从附近乡下赶来的村民。

十个里有八个是采了自家院子里的菜来卖。

唐晚晴刚刚停下单车,立即就有几个乡下女人提着自家的菜围了上来。

“小妹子,今天还要我的菜不?”

“你看看,都按你说的,梗梗叶子都摘好了,我还用公用龙头洗过一遍。”

“妹伢,先看我的,我一早就把菜给择了,来买菜的人根本看都不看我的一眼,你要是不要,我就麻烦了!”

唐晚晴笑着点点头,从单车后座取下一杆秤来。

“大妈,姐姐,你们都别急,你们的菜只要没问题,我都要了。”

少女坚定的话音落下,几个农村妇女的脸色总算是缓和了许多。

这个小姑娘也不知是哪家单位的采购,从月前开始就在这里收菜。

只要菜色好,她几乎会把一个人带来的菜都收了,但有一桩条件——菜必须帮她提前择好。

那是有手就行的事,谁会不愿意?

虽然会损失一点烂叶子什么的,但背不住人家全买啊。

自己挑来的菜一口气全卖了,她们还能空出不少时间在县里转转。

唐晚晴的手脚很利落,才半个小时就成功收了一百二十斤的新鲜蔬菜,靠着两个妇女帮忙装进单车后座两侧的大篓子里。

女式单车随即直奔某单位食堂的后门

“小唐,你可算来了!”

等在后门的是两位大婶,一边招呼着唐晚晴,一边帮唐晚晴把菜给取了下来。

为了早上多睡会、自己少累点,这几个在食堂负责打杂切菜的妇女已经从少女这里“拿”了一个月的“净菜”。

两位大婶从篓子里拿了菜,然后把自家采购员买来的菜加了两成到三成塞回去,这是她们帮厨的能理直气壮“控制”的择菜损耗。

都改革开放好几年了,谁还不会多点心思?

就算最后下锅的菜色有些不对,采购员也不敢说出来——谁不知道彼此那点秘密?

你采购员搂了多少没人说,还不兴我们几个帮厨的早上多睡会儿,手少在凉水里遭些罪?

唐晚晴会把换来的菜让利一成全卖给城东市场收菜的人。

那是附近大企业棉纺厂食堂的采购员大姐,靠着重生的优势,唐晚晴之前可是帮过对方一个大忙。

唐晚晴平日收菜的地方是几处城乡结合部的小菜摊子、私人肉铺和豆腐店,因为她要的量大还是当场结算,所以人家都很乐意帮她给豆腐切丝、肉类剁馅。

暗地里接受她送净菜的单位食堂也有四五家。

一口气忙到上午九点,唐晚晴这才停下来。

小半个上午忙下来,她口袋里已经赚到了四块多。

可别小看这四块多,一个月下来她赚的钱不比技术工少,而且每天只需要忙三个小时左右。

唐晚晴在拼命攒钱,不光是为了自己以后的大学生活更轻松,更是为自己积攒下一步做生意的资本。

这辈子,她必须富起来!

重生后的她已经通过实验证明,人的命运是可以被改变的。

一天里接下来的时间,唐晚晴会很规律的在县图书馆度过。

“小唐啊,”下午闭馆之前,某位图书馆女管理员有些不好意思的叫住了她,“你这老是用别人的借书证可不太好,下次还是自己办一个吧。”

唐晚晴笑着点点头。

自己转回来的户口被卡、报名县里高考补习班被莫名拒绝、街道许诺的临时工机会没有了下文,再加上今天图书馆的事,重活一世的她哪里会猜不到其中的猫腻。

京城那家人里有人不想她好过!

至于究竟是谁其实也不难猜。

因为那场误会,薛梅琳负气来到江县高中读了两年,直到去年她才回到京城拿回了属于她的位置。

在自己离开京城的时候,薛梅琳就阴阳怪气的对她说过——她在江县高中有几个好朋友,家世在县里都算不错,届时会帮她好好“招呼”唐晚晴。

少女带着一丝愁绪回到小院外头,却看到隔壁小院门口站着街道的卢大妈和派出所的小陈在给隔壁小院换锁,她们身后还站着一个衣衫不整的陌生年轻男人。

“小唐回来了,来,认识一下你的新邻居,”卢大妈笑着招呼她,“这是小俞,俞汉卿,是你隔壁俞叔家当年走丢的那个男孩。”

“小俞,这是小唐,她爸妈就是和你爸妈一起出的车祸,都是苦命的孩子啊,以后当邻居可要好好互相照顾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