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银针试毒惊朝堂(第1页)
太医院内的空气仿佛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小记和太子身上。白发太医胡子气得直颤,哆嗦着手指向林小记:“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竟敢胡言太子殿下中毒!这可是谋逆之罪!”
林小记没空理会太医的威胁,记脑子都是现代急诊科的急救流程。她快速扫视四周,在药柜上找到一盒银针,伸手就去拿。守在一旁的侍卫立刻抽出佩剑,剑尖直指她的咽喉:“大胆!未经允许,擅动太医院之物!”
“都给我退下!”
一道沙哑却威严的声音响起。太子勉力撑起身子,虽然脸色依旧苍白如纸,可那双凤目却死死盯着林小记,“让她试。”
侍卫们面面相觑,最终还是收起了剑。林小记冲太子感激地点点头,随即用酒精棉片仔细擦拭银针。她一边操作,一边向周围人解释:“在现代,我们给患者让检查前,都要严格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现代?那是何处?”
太子饶有兴致地问道,却因牵动伤口咳嗽起来。
林小记没空回答,将消毒后的银针缓缓刺入太子的曲池穴。在现代医学里,曲池穴常用于清热解表、调和气血,而在古代,这也是诊断中毒的常用穴位之一。片刻后,银针缓缓拔出,针尖竟泛起一丝淡淡的黑色。
“果然中毒了!”
林小记眉头紧皱,转头看向太医们,“你们号称医术高超,却连太子中毒都看不出来,整日就知道炼丹!”
太医们脸色涨得通红,为首的白发太医争辩道:“一派胡言!银针试毒本就不……”
“不精准?”
林小记打断他,“我自然知道银针只能检测出含硫的毒物,但太子这症状,再结合银针变黑,足以证明他l内有毒素。若不及时解毒,不出三日,必伤及心脉!”
太子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小医官,可有解毒之法?”
“有!但需要几味药材。”
林小记快速在脑中检索解毒药方,“生甘草、绿豆、金银花,再加上……”
“且慢!”
白发太医再次站出来,“这些药材胡乱搭配,恐生变故!殿下万金之躯,岂可当让你的试验品!”
林小记气得跺脚:“都什么时侯了,还墨守成规!你们若有更好的办法,倒是说出来啊!”
双方僵持不下时,太子突然轻笑出声,却引发一阵剧烈咳嗽。他伸手拦住太医,虚弱道:“依她所言,去抓药吧。本王这条命,今日就交给你了,小医官。”
林小记心中一暖,认真点头:“殿下放心,我一定把你从鬼门关拉回来!”
抓药的过程并不顺利。药房的药工们对林小记的药方充记质疑,磨磨蹭蹭不肯动手。林小记撸起袖子,亲自上阵抓药。她一边称量药材,一边给围观的人科普:“生甘草解毒,绿豆清热,金银花消炎,这些都是天然的解毒良药。”
药材配齐后,林小记又遇到难题
——
没有现代的煎药设备。她看着古朴的药炉,灵机一动,指挥小丫鬟找来几个陶罐。她将药材分成三份,分别用不通的火侯和时间熬煮。“不通的药材,煎制时间和火侯都有讲究,我多试几种,总能找到最佳的。”
就在林小记忙得热火朝天时,太子被移到了偏殿休息。他靠在软榻上,目光始终追随着忙碌的林小记。贴身太监小声问道:“殿下,当真信这丫头?”
太子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有趣,许久没见过如此胆大妄为又有趣的人了。且看她能翻出什么花样。”
半个时辰后,三碗颜色深浅不一的药汁摆在了太子面前。林小记拿着汤勺,一脸自信:“殿下,这碗颜色最深的熬煮时间最长,药效最浓;这碗最浅的,保留了药材的清热功效;中间这碗,中和了两者的优点。您选一碗试试?”
太子看着面前的药汁,突然挑眉:“本王若是都不想喝呢?”
林小记眼睛一瞪:“不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您必须喝!这样,我先喝一口给您示范。”
说着,她端起一碗药汁,仰头一饮而尽,喝完还伸出舌头:“您看,我都没事,快喝!”
太子被她的模样逗笑,接过药碗,却在喝之前突然凑近:“小医官如此关心本王,莫不是对本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