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破危机(第1页)
家庭聚会不欢而散。
林浩借口公司有急事提前离场,走时看苏晚的眼神带着探究和一丝隐怒。苏晴倒是全程维持着乖巧模样,只是在帮赵兰收拾碗筷时,指尖攥得发白——她没料到苏晚会突然“说错话”,差点让林浩的伪装当场破功。
苏晚坐在沙发上,假装翻看手机,余光将两人的小动作尽收眼底。
“晚晚,你刚才怎么回事?”苏建国的声音沉了下来,带着几分严肃,“小浩找份工作不容易,就算记错了也不该当众说出来,多伤人家面子。”
赵兰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妈知道你可能还在生他气,但情侣间哪有不拌嘴的?明天你主动给小浩打个电话道个歉。”
前世,父母也是这样劝她的。那时她记心愧疚,第二天就乖乖去道歉,反而让林浩抓住机会卖惨,哄得她更加依赖。
但现在,苏晚抬起头,眼眶微红,声音带着委屈:“爸,妈,我不是故意的……”她放下手机,手指绞着裙摆,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其实……我是有点担心林浩哥。他前几天跟我说,盛远集团的合作项目出了问题,王总监把责任都推给他,他压力特别大……我就想着,要是他真能来咱们公司就好了,至少您能多照顾他。”
一番话半真半假,既解释了自已“说错话”的动机是出于关心,又不动声色地给林浩扣上了“工作出问题、想找退路”的帽子。
苏建国的脸色缓和了些:“他工作不顺?怎么没跟我们说?”
“他说不想让您担心。”苏晚垂下眼,声音更低了,“而且……我今天好像看到他手机上有催债短信,是不是项目出问题要赔钱啊?”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水里,苏建国的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他最忌讳的就是合作伙伴牵扯债务纠纷,更何况是可能成为女婿的人。
赵兰也紧张起来:“真的假的?会不会是你看错了?”
“可能吧……”苏晚含糊其辞,恰到好处地露出“怕自已说错话”的惶恐,“我当时没看清,就是觉得那条信息有点吓人……”
点到即止。
她知道父亲的性格,多疑且谨慎,只要埋下怀疑的种子,他自然会去查证。
果然,苏建国沉默片刻,沉声道:“我知道了,这事你别管了,好好学习就行。”
苏晚乖巧点头,心里却冷笑。林浩,你不是想攀附苏家吗?那就先尝尝被猜忌的滋味。
第二天一早,苏晚刚起床就听见书房传来争执声。她端着牛奶走过去,故意在门口放慢脚步。
“……那笔款子必须这周打过去!对方催得紧,说再拖就走法律程序!”苏建国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
“可我们账户上根本没这么多流动资金,”赵兰急得声音发颤,“当初跟张总合作时,他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怎么突然就成了坏账?”
坏账?
苏晚端着杯子的手紧了紧。
她想起来了,前世这个时侯,父亲确实因为一笔合作款焦头烂额。当时林浩“贴心”地帮着分析,推荐了另一家“资金雄厚”的公司让担保,结果那家公司根本是个空壳,不仅没解决问题,反而让苏家陷入更深的资金链危机。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林浩。他早就和张总串通好,故意制造坏账,再引苏家掉进他挖好的陷阱。
“爸,妈,你们吵架了吗?”苏晚推门进去,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担忧。
苏建国看到女儿,脸色缓和了些:“没什么,公司有点事。”
“是和张叔叔的合作出问题了吗?”苏晚放下牛奶,语气天真,“昨天我整理毕业资料时,看到林浩哥的笔记本上记着张叔叔公司的名字,还写了‘资质存疑’几个字呢。”
苏建国猛地抬头:“你说什么?”
“就是随便记的吧,可能他也不懂。”苏晚连忙摆手,一副“说错话”的样子,“林浩哥说张叔叔是他远房亲戚,还说这次合作能成,多亏了张叔叔照顾……”
她一边说,一边观察苏建国的表情。果然,听到“远房亲戚”几个字时,父亲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商人最忌讳合作方掺杂私人关系,更何况是这种可能存在猫腻的关系。
“资质存疑……”苏建国喃喃自语,起身拿起外套,“我现在就去张总的公司看看。”
“爸,要不要我陪您去?”苏晚适时开口,“我记得林浩哥的笔记本上还记了几个张叔叔公司的合作方,说不定能用上。”
苏建国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好,你跟我一起去。”
他此刻心烦意乱,竟没多想女儿为什么会记得这些细节。
路上,苏晚“不经意”地提起几个张总公司的合作方,都是前世她事后查到的、早已注销或涉诉的空壳公司。苏建国越听脸色越沉,到了张总公司楼下时,眼神已经冷得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