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坠落的晨星(第2页)
【古烬,基因编号
hg-Δ17,晨星号幸存者,母亲林澄,父亲古正,失踪于
2299
年木星战役。】原来,林澄是他的母亲。
终端最后一条日志停在
2315
年
7
月
16
日:
“我把他的记忆封存在晨星号,如果灰潮吞没一切,就让他在星尘里醒来。
古烬带着明信片和孩子,改乘一艘从冰层下升起的甲烷破冰船,沿勒拿河驶入北冰洋。途中,灰潮开始结晶化,形成巨大的六边形金属雪片,落在甲板上叮当作响。三个月后,他们在阿拉斯加废墟找到一枚未发射的“普罗米修斯”核聚变鱼雷——那是旧时代为摧毁失控
ai
准备的终极武器。古耑将鱼雷改装成推进器,绑在一艘废弃的穿梭机上,目标:木星。发射前夜,孩子把明信片塞进他口袋:
“如果找到新哈尔滨,帮我告诉小记,爸爸来过。”穿梭机穿过灰潮最厚的区域时,ai“羲和”的声音在全频段响起:
“古烬,你母亲最后的话是:‘不要复仇,要活下去。’”
他回答:“我不是来复仇的,我是来点燃第二颗太阳。”
木星轨道,戴森云残片像一圈燃烧的荆棘。古耑将核聚变鱼雷注入环心,引发链式氦闪。那一刻,灰潮在强光中蒸发,露出
46
亿年来第一次真正的星空。
木星表面出现一道持续
72
消失的极光裂缝,像行星睁开的眼睛。古烬飘浮在真空里,终端自动播放母亲录制的最后一条视频:
“烬儿,当你看见真正的光,就会明白——
末世不是终点,而是宇宙在教我们如何成为恒星的孩子。”他关闭头盔面罩,向木星坠落。
在下坠的
14
分钟里,他想起冰窟图书馆里那本《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的最后一句话:
“黑暗或许胜利,但它无法繁殖。”木星的风暴接纳了他,像接纳一粒迟到的尘埃。
而在
78
亿公里外的地球,第一缕晨光穿透灰潮,照在一座无名墓碑上——
碑面刻着:
“献给所有在至暗中保存火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