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晴天遗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第1页)

**第一章:故事的小黄花**

那年九月的风,带着夏末的余温和初秋的微凉,吹拂着A大喧闹的校园。空气里混杂着青草汁液、廉价发胶、汗水,还有无数新鲜灵魂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气息。迎新晚会,是这片土地上一年一度最盛大的新生洗礼。

后台昏暗拥挤,弥漫着化妆品、汗水和紧张的荷尔蒙味道。我,陈哲,动漫设计系大一新生,背靠着冰冷的墙壁,手指无意识地拨弄着怀里吉他的琴弦,发出不成调的铮铮声。心脏在胸腔里擂鼓,手心一片粘腻。我从未想过,自己会站在这么多人面前表演。

陈哲!下一个就是你了!别紧张!

学生会负责催场的学姐探进头来喊了一声,又风风火火地跑开。

深呼吸,再深呼吸。指尖冰凉。我选了一首周杰伦的《晴天》,它足够简单,也足够承载一个少年懵懂的心事。当主持人报完幕,刺眼的追光灯骤然打在我身上时,台下的喧嚣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瞬间抹去,只剩下白茫茫一片和擂鼓般的心跳。我甚至看不清台下任何一张脸。

手指有些僵硬地按上琴弦,《晴天》舒缓的前奏流淌出来。我闭上眼,努力屏蔽掉那令人窒息的光圈和想象中的无数目光,把自己埋进旋律里。再开口时,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故事的小黄花,从出生那年就飘着……

唱得很一般,甚至有几个音有些飘。但奇异地,当我唱到童年的荡秋千,随记忆一直晃到现在时,台下某个角落,一点微弱却异常执着的光亮了起来。那是一个手机的屏幕光,在昏暗的观众席中,像一颗孤独而倔强的星星,固执地亮着,一直亮着,直到我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掌声响起。

灯光熄灭,我几乎是逃也似的抱着吉他冲下台,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回到后台的阴影里,我才感觉重新活了过来。刚才那个亮光,是错觉吗还是某个同样喜欢这首歌的人这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很快被卸下重担的轻松和同学们的调侃淹没。

我并不知道,就在那一刻,台下幼教系的新生方阵里,一个叫林薇的女孩,正红着脸,拼命摇晃着室友苏晴的胳膊,声音激动得变了调:晴晴!晴晴!就是他!弹吉他唱《晴天》那个!你快帮我拍清楚点!我要他的联系方式!

哎哟我的大小姐,矜持点!苏晴一边笑一边手忙脚乱地举着手机,脸都没看清呢,你就花痴成这样

我不管!他声音……他声音里有种东西!林薇的眼睛亮得惊人,像盛满了细碎的星光,你快!表白墙!现在就发!就说幼教系的林薇,找迎新晚会唱《晴天》的吉他小哥哥!求联系方式!真的很重要!求求了!

林薇几乎是抢过苏晴的手机,手指飞快地编辑着信息,脸颊滚烫。那条带着三个感叹号和一个求求了的捞人帖,在当晚就引爆了A大的校园表白墙。

**第二章:平行线的交点**

动漫设计系的线条、色彩、分镜脚本,与幼教系的琴键、童谣、橡皮泥,原本是校园里永不相交的平行线。然而,林薇的求求了像一根坚韧的丝线,硬生生地把这两条线缠在了一起。

是苏晴辗转通过吉他社的朋友联系到了我。当那个陌生号码发来短信,写着你好,我是幼教系林薇,迎新晚会听了你的《晴天》,很喜欢,可以认识一下吗时,我盯着手机屏幕,愣了很久。那个雨夜后台模糊的记忆碎片里,那颗倔强的星星似乎有了清晰的轮廓。

第一次见面约在学校湖边的长椅。傍晚的风带着水汽,吹拂着垂柳。她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扎着清爽的马尾,素面朝天,眼睛很大,清澈见底,带着一丝显而易见的紧张。和表白墙上那个不管不顾的形象反差很大。

你好,陈哲。我有些局促地打招呼。

你好!我叫林薇!她声音清脆,带着点雀跃,那个……谢谢你肯来见我。她递过来一杯温热的奶茶,芋泥波波,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谢谢。我接过来,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两人都像触电般缩回手,气氛一时有些微妙的尴尬。

沉默了几秒,她忽然开口,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勇气:那天晚上……我一直在举着手机,想把你拍下来,但是太远了……后来表白墙……是不是有点夸张吓到你了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耳朵尖都红了。

我笑了,那点紧张感莫名消散:是有点意外。不过……谢谢你喜欢那首歌,虽然唱得不太好。

谁说的!我觉得特别好听!她猛地抬起头,眼睛亮晶晶地反驳,尤其是那句‘故事的小黄花’,感觉……感觉唱到我心里去了。说完又觉得太直白,赶紧低头吸了一大口奶茶。

晚霞的余晖落在她微红的侧脸上,湖面波光粼粼。那个晚上,我们聊了很久,从喜欢的音乐、电影,到各自的专业,再到吐槽食堂的饭菜。她身上有种奇异的感染力,像一颗温暖的小太阳,轻易就能驱散我惯有的沉默和疏离。原来幼教系的世界,不只是哄孩子,还有那么多关于成长、关于爱的学问。而她也对我的画稿、对二次元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平行线,就这样产生了奇妙的交点。故事的小黄花,在A大的校园里,悄然绽放。

**第三章:柠檬水的甜**

大学时光像加了糖精的柠檬水,甜里裹着一点清新的酸,晃晃悠悠地流淌。

我的生活被林薇强势地入侵了。画室成了她常驻的据点。当我为了赶一个动画分镜作业通宵达旦时,画室的门会被轻轻推开。她拎着热腾腾的豆浆和包子,蹑手蹑脚地进来,把食物放在我堆满草稿的桌上,然后自己搬个小凳子坐在旁边,安安静静地看我画画,或者翻看我的漫画书集。有时候看着看着就睡着了,脑袋一点一点的,像个犯困的小猫。

喂,林老师,你这样‘陪修仙’,不怕长黑眼圈啊我放下笔,揉着酸涩的眼睛。

她迷迷糊糊地抬起头,揉揉眼睛,声音带着刚睡醒的糯:不怕啊,这叫……同甘共苦!再说了,看你画画很有意思,感觉……在创造一个世界。她的眼睛在灯光下亮亮的,里面映着我的影子。那一刻,熬夜的疲惫似乎真的被驱散了。

周末,她总有办法把我从画板前拖出来。陈哲同学!艺术家也需要接地气!走,跟我去儿童福利院做义工!她义正辞严。于是,我这个习惯了和线条、色彩打交道的宅男,硬着头皮走进了充满童声稚语的喧闹世界。我笨手笨脚地给一个小女孩扎辫子,扎得歪七扭八,惹得其他小朋友哈哈大笑。林薇在一旁捂着嘴笑弯了腰,悄悄用手机拍下我的窘态:哈哈哈,陈哲,你这‘反差萌’太珍贵了!必须存档!

她宿舍的书架上,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我画的第一本粗糙的同人志。封面被她用印着小雏菊的包装纸仔细地包好,边缘都压得平平整整。她说:这可是大画家的处女作,要好好珍藏!

她的世界里,也充满了我的痕迹。她的手机壁纸是我画的Q版她,扎着两个小揪揪,抱着一个大大的彩虹糖。她给小朋友们讲故事时,会不经意地模仿我画稿里某个角色的夸张表情,逗得孩子们前仰后合。她会拿着五线谱本,让我帮她设计童谣绘本的封面,听我讲那些关于光影、构图的想法时,眼神专注而崇拜。

我们一起挤在小小的电影院里看动画大片,散场后热烈地讨论剧情和画面;一起在图书馆的角落各自看书,偶尔抬头相视一笑;一起在深秋的校园踩着厚厚的落叶散步,听脚下发出清脆的碎裂声;也一起在期末考试的复习周里,顶着黑眼圈互相打气,分享一杯提神醒脑的苦咖啡。

日子清澈透明,带着柠檬水的清爽微甜,简单又饱满。我们像是两个契合的齿轮,在彼此的轨道上快乐地旋转着,以为这样的时光会一直持续下去。

**第四章:潮汐渐退**

然而,象牙塔的时光总有尽头。大三下半学期,实习的潮水汹涌而至,带着不容抗拒的现实力量,冲刷着我们精心构筑的小小世界。

我凭借着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几份不错的作品集,幸运地留在了本地一家发展势头不错的初创动画公司幻视空间。机会难得,但压力也空前巨大。初创公司人手紧张,项目进度催命,我几乎被钉在了电脑前,没日没夜地画分镜、调动作、渲染测试。办公室的灯光常常彻夜通明,咖啡和泡面成了主食。

林薇则凭借优异的成绩和亲和力,被邻市一所颇有名气的私立幼儿园启明星之家录取实习。那是两百多公里外的距离。临行前,我们在车站紧紧拥抱,她眼眶红红的,却努力笑着:阿哲,加油!等我们都稳定下来就好了!每天都要视频哦!

最初的日子,微信消息像潮水一样频繁。她会兴奋地分享幼儿园小朋友的童言稚语:今天豆豆说长大了要娶我,因为我会给他扎最帅的辫子!她会气鼓鼓地吐槽某个难缠的家长:那个王太太,简直了,要求她家孩子必须第一个吃饭,第一个睡觉,全世界都得围着她转!她会撒娇:阿哲,我想你了,给我画个新的Q版当壁纸好不好要那种抱着大草莓的!她还会在深夜,结束了一天疲惫的工作后,给我打视频,屏幕里的她头发有些凌乱,眼睑下带着淡淡的青色,但笑容依旧明亮:阿哲,你看,这是孩子们今天画的画,说送给‘薇薇老师的男朋友’的!画上是两个歪歪扭扭的小人手拉手,旁边写着阿哲哥哥和薇薇老师。

我一边赶着进度,一边笑着回应她,给她看我的画稿,给她讲公司里的趣事。但渐渐地,我的回复变得简短、滞后。有时候画稿卡在一个关键帧上,灵感枯竭,压力巨大,看到她的消息跳出来,心里会莫名烦躁,只是敷衍地回个嗯、好的、在忙。有时候深夜回到冰冷的出租屋,累得手指都不想动,看到她的视频邀请,只能强打精神接通,背景里是孩子们尖锐的哭闹声或者她疲惫到极致的一声叹息:阿哲,太累了,嗓子都哑了,晚点说好不好那个晚点,常常就淹没在无尽的疲倦和沉沉的睡意里。

她的消息也开始变得稀疏。视频时,她眼底的疲惫越来越重,讲述幼儿园琐事的语气里也多了些无奈和烦闷。有一次,她提到班里一个叫周小宇的男孩,父亲是本地一个挺有实力的商人,经常来接送孩子,有时还会顺路给她带些小点心或者小礼物。

他今天又送了个小蛋糕来,说是孩子非要带给老师的。林薇在视频里皱着眉,我推辞了,但他硬塞下就走了。感觉……有点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