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第1页)
何高轩的话让何向阳先是一愣,有些不解祖父的冷漠。
但他是何家悉心培养的接班人,并非蠢笨之人,仔细一琢磨祖父的话,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脸上的焦急之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恍然大悟和钦佩:
“爷爷,您的意思是......您不是不想帮,而是要等承安他主动来求您?”
“这样,这份人情才算做实了,他才会更加记着咱们何家的好?将来也能更死心塌地地为咱们何家所用?”
他想到了更深一层,吴承安如今是武状元,即将奔赴边关,前途无量。
若是能借此机会让其欠下何家一个天大的人情,对何家未来的布局确实大有裨益。
何高轩对于孙子的悟性颇为满意,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重新捧起茶壶,轻轻吹开表面漂浮的茶叶,呷了一口香茗,语气愈发淡然高深:
“孺子可教也,有些事,急不得,欲速则不达。人情往来,亦是如此。”
“雪中送炭,远胜锦上添花,但这炭,也要送到对方最需要、且开口求助的时候,方能显出分量。”
他目光变得深邃,仿佛能看透窗外的夜色,看到韩府中的情形:
“等着吧,以那小子的机灵劲和如今面临的困境,他迟早会想明白,在这洛阳城里,能真正帮他破开太师这道铁幕的,没有几人。”
“等他主动来求援,老夫再出手也不迟,届时,一切便都水到渠成。”
何向阳彻底明白了祖父的深意和算计,心中那点焦急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祖父老谋深算的敬佩。
他连忙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孙儿愚钝,经爷爷点拨,茅塞顿开!爷爷英明!那孙儿便静观其变,等待佳音了!”
书房内再次恢复了宁静,只剩下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和何高轩缓慢品茶的声音。
温暖的烛光下,一老一少,都在等待着那个预料中的求助者的到来。
只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吴承安早已选择了另一条路,并且,风暴已然悄然掀起。
洛阳城的冬夜,寒意刺骨,巍峨深邃的皇宫大内更是如此。
虽已是深夜,但养心殿内依旧灯火通明。
皇帝赵真并未安寝。
他只穿着一身舒适的常服,外披一件玄色绣金龙的厚实大氅,正站在一个巨大的鎏金兽首铜暖炉旁。
微微躬身,将一双修长而略显苍白的手伸向炉口,感受着那扑面而来的融融暖意。
跳跃的火光映照在他年轻却已初具威严的脸上,明暗不定。
殿内极其安静,只有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轻响,以及殿外呼啸而过的北风之声。
忽然,一道如同鬼魅般的黑色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殿内距离暖炉不远处的阴影里,单膝跪地,仿佛他原本就存在于那里。
来人全身笼罩在紧身的夜行衣中,脸上带着遮住半张脸的面具,只露出一双锐利如鹰、毫无感情波动的眼睛。
他正是直属于皇帝、令人闻风丧胆的皇城司指挥使——影。
赵真并未回头,依旧专注地烤着火,仿佛只是随口一问:“何事?”
影的声音低沉、平稳,没有丝毫起伏,如同在背诵一段与己无关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