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第1页)
老大纪循虚伪又无能,明明想留京,偏要做出一副清高的模样来,且连自家后院都管不好,如何治理天下。且他母妃蝇营狗苟,背着他,不知做了多少混账事。
老二纪衍早夭,不提也罢;
老四纪徵,疯了;
老五纪衢,天真烂漫,没有心计,过于重情重义,否则也不会遭人算计,是个不成器的;
老六纪衔,有小心思,却没有大局观,过于依赖乔意婉和乔家,念了几年佛经,废了;
老七纪徊,死了;
老八纪微,成日跟在纪衢屁股后头,没有主见;
老九纪彻,和他母妃一样胆小,拿不出手,见到自己这个父皇,只会唯唯诺诺。;
老十纪德,年纪尚幼,看不出好坏。
皇帝自个儿在心里扒拉扒拉,他儿子生了不少,竟只有太子最适合继承皇位。
“衡儿,你与父皇一起走!”
话出口,皇帝就后悔了。
他与太子不可能一起走,必须有一人坐镇皇宫,否则天下必乱,大臣们会烦死他。
太子暗暗诧异,父皇怎么可能让他一起走?
直到觑见皇帝眼里的一丝悔意,太子才明白父皇只不过是一时冲动罢了。
他含泪笑道:“父皇的心,儿臣懂得。但儿臣的心,也希望父皇懂得。有父皇这句话,儿臣这辈子便值了,此生最不后悔的,便是做父皇的儿子!儿臣只求父皇一件事。”
“什么事?你说。”皇帝暗暗松口气。
“雪棠殿已传来五弟病愈的消息,只求父皇给他几日时间,若太医们确定他已病愈,儿臣想把他放出宫,去寻父皇和母后——母后已失去儿臣,若再失去五弟,儿臣担心母后,撑不住。”
话说到最后,太子以拳抵唇,轻轻啜泣一声,很快又忍住。
皇帝听他有请求,还是为了纪衢求他,这下更安心了,他深深地看着太子,沉重道:
“好,父皇答应你。衡儿,你永远是父皇最优秀的儿子!”
*
太子与皇帝商议定移居别宫的事宜,便匆匆出了御书房,直奔皇子所。
他收敛情绪的速度,和脚下的步子一样快。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父皇必定没有全然信他。
就如他,也不会全然信任父皇。
乌宝详细禀告了皇子所目前的情况,忧心忡忡道:
“......殿下,您说,五殿下董姑娘他们,真的理解了殿下信中所说的话吗?董姑娘已经装病了,若是,若是她理解错了,再装死,那可如何是好?”
董寒苏若装死,消了奴籍,等同于消了户籍,世上再无此人。
她如何嫁给太子?
太子揉了揉太阳穴,不想理会这蠢话,但又怕乌宝以为董寒苏是个蠢人,只得耐着性子解释:
“你不相信董姑娘,难道还不相信孤吗?她比你聪明,一定能理解孤的意思。”
“殿下如此信她?”乌宝瘪着嘴问道。
这世上,还有比他更了解太子心思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