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被迫当学神的充电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第1页)

手机屏幕上那冰冷的两个字——“伞呢?”,以及后面那个刺眼的“J”,像两枚烧红的钢针,狠狠扎进林小满的瞳孔。午后的阳光暖洋洋地落在身上,她却感觉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瞬间手脚冰凉,连扶着树干的手指都失去了知觉。

他知道了。他知道她把伞藏起来了。他在催她还回去。

这根本不是询问,是命令。是冰冷的、不容置疑的、带着某种她无法理解含义的索回。

恐惧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她。昨夜玩偶屋的警告,今早素描本上诡异的“充电进度57%”,课堂上那句冻彻心扉的“不熟”,还有刚才无声的“安静”警告……所有关于江屿的冰冷碎片,都因为这简单的两个字“伞呢?”而被粗暴地激活,在她脑海中疯狂旋转,形成一股巨大的、令人窒息的漩涡。

怎么办?装死?当作没看见?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她自己掐灭了。江屿不是许哲,他的警告从来不是玩笑。后果自负……那未尽的威胁,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

还回去!立刻!马上!

这个念头带着强烈的求生欲占据了上风。她几乎是跑着冲回宿舍,手忙脚乱地从柜子最深处翻出那把崭新的黑色雨伞。伞身冰冷光滑,握在手里沉甸甸的,像握着一块即将引爆的炸弹。

还去哪里?直接敲他303的门?这个想法让她浑身汗毛倒竖。不行!绝对不行!她再也不想踏进那条走廊半步,更不想面对那扇门和门后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眼睛。

她握着伞,像握着一个烫手山芋,在空荡的宿舍里焦躁地踱步。目光扫过窗外,忽然瞥见楼下不远处的老校区信箱区。一排排老旧的绿色铁皮信箱,斑驳掉漆,是教工宿舍区住户用来接收信件报刊的地方。

一个念头闪过:塞进他的信箱!神不知鬼不觉!

这似乎是最安全、最不用面对他的方式。林小满几乎没有犹豫,抓起伞就冲下了楼。信箱区空无一人,只有几只麻雀在旁边的灌木丛里跳跃。她紧张地环顾四周,心跳如鼓,手指颤抖着在标有“303”的信箱锁孔附近摸索——没有投递口!只有一个小小的、需要钥匙才能打开的取信口!

该死!她绝望地低咒一声。这条路也行不通了!

就在这时,手机再次震动!不是短信,是电话!屏幕上跳动着那个刚刚发来短信的陌生号码!

嗡——林小满吓得差点把手机扔出去!他打电话来了?!他等不及了?!她手忙脚乱地想要挂断,却因为手指颤抖,不小心按下了接听键!

“喂?”一个冰冷、毫无情绪波动的男声,瞬间通过听筒钻进她的耳朵,像细小的冰棱刺入耳膜。

林小满瞬间僵住,大脑一片空白,连呼吸都忘了。

“伞。”电话那头,江屿的声音言简意赅,只有一个字,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我……我在……”林小满声音抖得不成样子,语无伦次,“我……我正想还给你……信箱……信箱打不开……”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这两秒,对林小满来说漫长得如同酷刑。

“图书馆。”冰冷的声音再次响起,清晰地报出一个地点,“四楼,艺术文献阅览室。小组讨论。现在。带过来。”

命令式的口吻,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甚至没有给她拒绝的时间。

“啪嗒。”电话被干脆利落地挂断了。

忙音嘟嘟作响。

林小满握着手机和雨伞,呆呆地站在原地,午后的阳光晒得她头晕目眩。图书馆……小组讨论……他要在那种地方拿回伞?当着许哲他们的面?他想干什么?羞辱她?提醒她别想赖账?还是……更深的警告?

恐惧、屈辱、茫然……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她几乎喘不过气。但她别无选择。

***

艺术文献阅览室位于图书馆旧馆的顶层,高大的拱形窗户透进充足的光线,空气中弥漫着旧书纸张特有的、干燥而陈郁的气息。巨大的木质书架上塞满了厚重的艺术典籍和画册,安静得只能听到书页翻动和笔尖划过的沙沙声。

林小满抱着那把黑伞,像抱着一个定时炸弹,脚步虚浮地走到阅览室最里面靠窗的方形大桌旁。许哲、李思琪和王浩已经到了。许哲正眉飞色舞地说着什么,李思琪认真记录,王浩则有些拘谨地翻着一本画册。

而江屿,坐在背对窗户的位置。阳光在他身后勾勒出一道清冷的光晕。他面前摊开着一本厚重的《西方美术史》,修长的手指间夹着一支铅笔,笔尖无意识地在空白的笔记本页面上轻轻点着,发出极细微的哒哒声。他低垂着眼睫,神情淡漠,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林小满的出现,让许哲的声音戛然而止。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她,以及她怀里那把显眼的黑伞。许哲的眼神瞬间变得玩味起来,嘴角勾起一个“果然如此”的暧昧弧度。李思琪和王浩则有些好奇和不解。

林小满的脸颊瞬间烧得通红,恨不得立刻消失。她硬着头皮,顶着那几道含义各异的目光,挪到桌边,空位只剩下江屿旁边的那个。

她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拉开椅子坐下,尽量离江屿远一点,将伞放在自己脚边的地上。

“哈,小学妹,你迟到了哦!还带着……”许哲故意拉长语调,目光瞟向那把伞。

“好了,人到齐了,我们开始吧。”李思琪连忙打圆场,试图将话题拉回正轨,“我们之前讨论的几个方向,大家觉得哪个更可行?‘艺术创作中的梦境投射’还是‘童年经历对艺术家风格的影响’?”

讨论开始。林小满努力集中精神,但眼角的余光却不受控制地瞥向旁边的江屿。他依旧维持着之前的姿势,目光落在厚重的美术史上,铅笔在指间灵活地转动,偶尔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关键词,字迹依旧是那种力透纸背的凌厉风格。他似乎完全没在意她的到来,也没在意脚边那把伞。

这诡异的平静反而让林小满更加不安。暴风雨前的宁静?

“我觉得‘梦境投射’很有意思!”许哲积极发言,“很多艺术家都说灵感来自梦境,那种非逻辑的、光怪陆离的画面,特别有冲击力!比如达利……”

“灵感……”

林小满下意识地低声重复了这个词。这是她今天第二次听到这个词,第一次是在课堂上江屿的笔记本沙沙作响时。这个词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她脑海中关于“充电进度”的恐怖联想。

她的声音很轻,几乎淹没在许哲的侃侃而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