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宋那些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第3页)

一声闷响!人高马大的张蛮牛,竟被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以一个干净利落的“绊摔”招式,重重地砸在地上!摔得七荤八素!

那几个跟班都傻眼了!他们知道张蛮牛的力气有多大!

赵匡胤却并未停手!他一步上前,趁张蛮牛未起身,手中浑铁棍带着风雷之声猛地向下一杵!没有砸人,而是狠狠戳在张蛮牛脑袋旁边不到三寸的地面上!

“咚!”

一声闷响,坚实的夯土地面被生生砸出一个浅坑!碎石飞溅!

赵匡胤单手持棍,傲立场中,环视着那几个呆若木鸡的闹事士兵,声音冷得像冰:“还有谁不服?”

营房内外,一片死寂。

那根嗡嗡作响的铁棍,那地面上惊心动魄的浅坑,还有赵匡胤眼中那股择人而噬的狠厉光芒,震慑住了所有人。

张蛮牛灰头土脸地爬起来,捂着摔疼的腰胯,看着那坑,又惊又惧地看着赵匡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滚!”

赵匡胤一声低吼。

闹事士兵如蒙大赦,拉起张蛮牛灰溜溜跑了。

赵弘殷看着儿子挺直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是欣慰,儿子长大了,武艺胆气过人,已经能独当一面甚至保护父亲了!但也有一丝苦涩。这种武力慑服下属的方式,太过直接粗暴,在军中并非长久之计,也可能惹来新的麻烦。更重要的是,儿子眼中的倔强和那份对这个世道的质疑与冰冷,让他感到深深的不安。

这一摔一杵,虽暂时震住了营中挑刺的兵痞,但也传到了那个贪心上司的耳朵里。

“哦?赵弘殷的儿子?才十七八岁?有这般身手?”

上司摸着下巴,眼神闪烁不定,“倒是个……可用之才?”

他心里飞快盘算着:这小子勇猛,赵弘殷又能练兵(虽然自己不待见他)。让他们父子去对付那些在山里流窜的小股盗匪,既能替自己解决麻烦,不用费自己心腹兵力,又能给上头报个剿匪功劳,何乐而不为?

一条危险的“用刀”计划,在上司心中渐渐成形。

“剿匪?”

当赵弘殷接到让自己率本部人马去围剿附近山中一股流寇的军令时,眉头紧锁。那股流寇人数不多,但行踪飘忽,熟悉地形,多次骚扰村庄,但还没到需要出动正规军围剿的地步。况且,自己这点人马缺粮少械,战力不整……

“匡胤随军历练!”

军令后还特意加上了这一条。

赵弘殷心中升起强烈的警觉。这分明是想借刀杀人!想用自己和儿子的命去换他的“军功”!他看着身旁眼神坚毅、跃跃欲试的儿子,那声“危险”到了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爹!让我去吧!”

赵匡胤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那是渴望实战证明自己的渴望,“管他什么流寇,正好拿他们试试手!也好给那些克扣咱们的混蛋看看!没他们的好粮好饷,咱一样能打胜仗!”

儿子那充满信心的模样,让赵弘殷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他明白,儿子需要这个磨砺的机会,也需要发泄心中积压的愤懑。

“记住,”

赵弘殷最终只是重重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声音低沉严肃:“打仗不是你平日里争勇斗狠!战场凶险,瞬息万变!活着回来!任何时候,活着最重要!明白吗?!”

“明白!”

赵匡胤用力点头,脸上是少年人特有的无畏神采。

赵弘殷看着儿子年轻而充满活力的脸庞,又看看窗外阴沉的天色,心中却如同压了一块千斤巨石。

他深深叹息一声。乱世之中,人的命运,如同一叶扁舟,根本无力对抗这汹涌的暗流。自己如履薄冰,儿子却一头扎进这血与火的漩涡。前路未卜,凶险重重。那根冰冷的铁棍,终究无法劈开笼罩在他们头顶的重重阴霾。

一股无力感,再次将他紧紧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