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局殴打高阳?我反手制盐惊呆李世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2章(第1页)

“就是为我大唐,重新制定一套,最完整,最精确,最科学的度量衡和工业标准!”

“从尺寸、到重量、到容量,再到各种材料的强度,硬度!我们,要给这个帝国,的一切,都打上‘标准’的烙印!”

台下,阎立德这位营造学的首席“院士”,听得热血沸腾。

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毕生所学的那些营造法式,那些匠人间的口诀,原来可以被提升到如此重要的高度!

那些新入学的世家子弟,也是听得目瞪口呆。

他们原以为,格物就是学怎么打铁,怎么盖房子。

没想到,第一课,讲的竟然是如此宏大,关乎整个国家运转的“道”。

程处默的几个庶出弟弟,也在人群中。

他们看着台上的秦源,眼神里充满了狂热。

他们第一次发现,原来“知识”,可以如此的充满力量。

长安城的另一头。

魏征府上。

一个下人,正在向他汇报着格物总院里发生的一切。

当听到“院士”头衔,听到“标准化”的概念时,魏征那张古板的脸上,也不禁露出了一丝动容。

他虽然在辩论中输了。

但他不得不承认,那个年轻人,正在用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却又无比强大的方式,改变着这个国家。

格物总院的建立,像是在大唐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插下了一根标注着未来的旗杆。

但秦源知道,光有技术,是不够的。

一个国家想要真正的腾飞,除了需要工程师,还需要流淌的血液。

而这个时代的血液,就是钱。

辽东之战虽然大胜,但国库也被打的空空如也。

战后的重建,伤兵的抚恤,都需要海量的钱财。

仅仅依靠朝廷那点税收,无异于杯水车薪。

秦源将目光,投向了长安城里最繁华的东市。

数月之后。

一座三层高的,用着最新式的水泥和玻璃装饰的建筑,在东市最显眼的位置,拔地而起。

牌匾上,是李世民亲笔题写的三个大字—定远钱庄。

开业这一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秦源没有搞什么复杂的仪式,他只是让伙计,在钱庄门口,立起了一块巨大的木牌。

木牌上,用最简单的白话,写着钱庄的两大业务。

第一,存钱。

“凡将闲钱存入我定远钱庄者,凭票为证,随用随取,分毫不差。

若有遗失,钱庄十倍赔付!”

这不算新鲜,长安城里早有为商人保管钱财的“柜坊”。

但接下来的第二条,却让所有围观的百姓,都瞪大了眼睛。

“凡将钱财存入我庄一年以上者,除本金外,每百文,可额外得‘利钱’二文。

存的越多,存的越久,利钱越多!”

利钱?

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把钱放他们这儿,不仅不要保管费,他们还倒给咱钱?”

一个卖炊饼的老汉,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钱还能生钱?这这是什么道理?”

人群中,议论纷纷。

“当然能生钱!”

一个早就被秦源培训好的伙计,站在高台上,大声的解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