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3页)
朱标轻轻点头,“父皇,还有人称你圣明英武,却被奸佞蒙蔽。”
“儿以为,倘若在此刻诛杀张皓月”
“只会动摇百姓对我大明公正的信任之心。”
朱标眉头深锁,满脸忧虑。
方才抵达现场时,他便已察觉到了局势的走向。
科举,是国政的根本之一。
正因其存在,天下的学子和布衣才有希望跻身庙堂,光耀门楣。
若科举被质疑公正性,影响的可不只是士林的情绪!
大明建国仅十余年。
不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本人,都无法承受这种信任危机。
果然,当朱标这番话出口之后,朱元璋神色骤然转冷。
但他没有像朱标一样,去思索如何处理舆论。
反倒紧盯着他问了一句:“可知这些流言背后,是否有人故意操纵?”
“尚不明确。”
朱标摇头回答,神色也略显踌躇。
他确实还未掌握确切线索。
闻言,朱元璋眼神顿时阴沉下来,随即便看向立于身侧的二虎。
二虎立刻拱手回道:“陛下,张皓月的身份属下早已派人调查。”
“此子家贫,且自幼孤苦。”
“父亲早年追随陛下征战沙场,战死殉国。”
“母亲早亡,家中无人照料。”
“甚至,他是靠乡邻资助,吃百家饭,才得以活命至今日。”
言罢,朱元璋眉间略有放松,但仍透着几分疑虑。
沉思半晌后,终是一叹:“依太子之见,办吧。”
“锦衣卫暗中调查一切言语风评。”
“同时查明煽动者的底细,咱得查清是否另有黑手在背后操纵!”
坐上帝位多年的朱元璋,早已不是当初那般意气风发!
他深知,一个小小读书人的死,不可能激起如此大的波澜!
“微臣遵旨!”
二虎应声答下,随后起身退出殿外安排部署。
而这时,朱标再次缓缓开口:“父皇,那张皓月该如何处置?”
“监视不可少。”
“你亲自前往传达旨意。”
“等那郭廷钧醒来,你须亲自监看他对试卷重写一遍,以验证他究竟是否有会元之才!”
朱元璋神情凝重地说完。
听到此话,朱标微微颔首,但仍有些犹豫地低声问道:“父皇若是证明郭廷钧确实才疏学浅呢?”
“郭氏满门,株连抄斩!”
朱元璋毫不犹豫地开口:“此次主考诸臣,全部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