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1页)
闻言。
朱标眼底闪过一抹思虑,最终没有再言语。
他心中清明,事关皇家,哪怕是储君也不易撼动分毫。
这似乎是每个帝王年迈后的痼疾
越是位高权重者,越是忌讳他人挑战权威,哪怕是以理相争也不容。
朱元璋亦不能免俗!
点了点头,朱标恭敬地拜了一礼,这才退步而出。
望着儿子离开的背影,朱元璋依旧神情淡漠。
直到殿门合拢的声音响起,
他才慢慢转过头来,看向一旁牌位,那凌厉深沉的眼神,在这一刻终于柔和了下来。
刑部,议事堂。
涉及此次科举的所有重臣,此刻已被传召而来。
朱标面色寒沉地望着众人,声音冷然开口:“说吧,那张皓月到底怎么回事?”
他语调森冷。
从政多年,虽没有登基为帝,却也早已学到了朱元璋治国的手段。
而且
跟朱元璋不一样的是,朱标为人更显温和,却不失分寸。
果然!
此话一出,殿堂之中不少官员皆是变了脸色。
户部尚书郭恒先走出来,拱手施礼后正色道:“殿下,臣以为,不可单凭张皓月一人之言妄加猜测。”
“这一次科考,所有学子答卷均经严密审查,绝无舞弊可能。”
他说得掷地有声。
众人听闻后,也纷纷附和:
“不错!殿下切莫因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考生,而疑我等公正之责!”
“正是如此,殿下明鉴,我等不敢懈怠!科举大典,圣命所系,谁敢轻忽?”
“就是!若是每次科举都有考生如此质疑朝廷,那这大明还是陛下说了算吗?”
“”
一阵接一阵的辩驳声,回荡在殿中。
朱标神色愈冷,目光如刀扫过满朝官员。
他终于忍无可忍,猛地一拍桌案
“啪”地一声响破大殿!
整座议事堂,顿时陷入一片死寂。
众人心头一震,噤若寒蝉。
朱标目光幽冷地看着他们,继续冷声道:
“孤已查证,这张皓月早年便以才学享誉北境,甚至传遍江南之地,更是文坛皆知。”
“而这次的会试榜首郭廷钧,却鲜有传闻。”
“现在,父皇也对此事已有耳闻。”
“若是查明不清,你们当知其后果如何。”
他最后一句很低缓,却带着无穷的压迫力。
百官面容顿时变得凝重至极。
这时,站在前列的郭恒沉吟片刻,躬身开口:
“殿下,既然此事有所争议。”
“不如令那张皓月重新考一次,由殿下亲自命题,既可辨别其才华真伪,又能顺水推舟彻查科考流程,也可平众议论。”
“眼下天下士子不明真相,仅凭一面之词定夺大事,未免会令民间不安。”
此言落地,众人皆露出思索之色。
朱标眼神微微一闪,缓缓点头。
确实如此,这件事已经闹到了朝堂上,影响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