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页)
笔尖落在宣纸上,晕开一点墨痕。
上官仪没有急着下笔,而是望着窗外出神。
客栈楼下的石板路被月光洗得发白,偶尔有巡夜的禁军脚步声从街角传来,却比白日里虚浮了许多。
他终究是写下了第一行字:「启禀主帅,宫中风声已动,刘子然外强中干,太师党羽惶惶不可终日」
墨迹随着手腕转动渐渐铺展,他把乾清殿内的每一处细节都记了下来,末了写道:「城内外已乱,不出几日便可兵不血刃拿下京城。」
稍作沉吟,又添了一句:「民心如溃堤之水,藩王纵至,恐难回天。」
窗外忽然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音。
咚
——
咚
——
已然是夜晚二更天的时间。
上官仪吹了吹纸上的墨迹,将信纸仔细折成细卷,塞进一根中空的竹管里。
这竹管是他早备好的,外表瞧着与寻常笔筒无异,只在底端藏着机关。
进来。
他扬声道。
门被轻轻推开,进来的是个穿着粗布短打的汉子,正是白日里在东直门与折姚接头的三人之一。
汉子单膝跪地,接过竹管揣进怀里,抱拳道:先生放心,三更前必送到主帅帐中。
上官仪点了点头但想了想,还是说道:“其实也没有必要如此着急,毕竟从今日大范围逃串的百姓来看,陈平军师,他们大概也是能猜的清楚的。”
汉子愣了愣,随即会意。
重重叩了个头便退了出去。
汉子走后,屋内重归寂静,只剩下烛芯偶尔爆出的火星声。
上官仪走到窗边,将那半开的窗扇推得更敞些,夜风涌进来,吹得烛火猛地歪了歪。
他望着远处皇城的方向,那里的宫墙在月色下显得异常的寂静。
“兵不血刃”
上官仪低声重复着信上的话,这四个字说起来轻巧。
可背后是多少幽州戍士卒用性命拼出来的?
要不是他们对城墙拼死一般的攻城,让城内诸人感到恐惧,哪有现在的兵不血刃?
上官仪重新坐回案前,摸出火折子点亮烛火。
案上还压着几张空白的宣纸,他拿起笔,蘸了蘸墨,却没再写军情,只在纸上缓缓写下
“民为水,君为舟”
六个字。
他放下笔,嘴角噙着一丝极淡的笑意。
这京城的夜,终究是熬不住了。
天,快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