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1页)
“可今天的早朝,他居然没有提科举的事情。”
“大臣们见此,也没有奏报。”
“”
“我当时就猜想,老朱是不是已经派出人手,进行了暗中调查。”
“果然如此!”
“杜阳和宋楷两位大人,居然来到贡院找我们御史一个个问话。”
“老朱已经开始布网。”
“时机一到,他就收网。”
“杜大人和宋大人,他们询问了我对南北榜的看法。”
“我肯定是中立啊!”
“籍贯根本不是我站队的借口。”
“可这场风波还是殃及到了我。”
“一名南方的同僚在散班后,让我联名上疏。”
“我拒绝了他。”
“还劝他不要奏疏站队。”
“”
“自己的脖子,怎么可能往老朱屠刀上送呢?”
“其实这次的科举问题也很好解决。”
“在北方举子中选取一批进士,这样朝堂上正好可以平衡。”
“科举考试,以后就按照南北分榜进行。”
“我就不相信还会出现南北不平衡的现象。”
“但我最希望的,还是明天顶住压力不要站队。”
“”
日记写完,楚潇把本子合上。
“恭喜宿主,获得奖励一百两银票!”
楚潇将第六张一百两银票收好,离开房间吃晚饭。
第二天寅时。
朱元璋的笑声,响彻在整个寝宫。
宫女和太监,很长时间没有听到他这样大笑了。
一个个虽然十分好奇,但他们却不敢多问。
朱元璋打开日记,继续看起来。
“其实,这一次的科举问题,也很好解决。”
“可以在北方举子之中选取一批进士。”
他眼前一亮,心中已经想到了什么。
“这样朝堂上正好可以平衡。”
“科举考试,以后按照南北分榜进行。”
分榜进行,朝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