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大明写日记,老朱天天蹲点等更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第2页)

眼下他跟朱允炆的关系,又要更上一层楼了。

遇到这样的好事,他怎么可能不开心呢?

两人的需求,各自得到了满足。

直到深夜才分开。

但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

一场风暴正悄悄朝他们袭来。

徐州,一家会议馆的议事厅内。

十多名北方夫子、学究等人,一起在这里商量科举试卷的事情。

“各位,今天贡院的很多试卷,我都去看过了。”

“老夫个人觉得,北方考生的试卷,跟那些上榜的试卷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汤正雄、高远、崔天伟等人,他们的试卷绝对算得上优等。”

“那些阅卷和审查试卷的官员,到底是怎么评判的?”

“这几人连进士榜都没有上。”

“京城、陕西、北平等地的学界大儒,我和他们进行了联系。”

“明天,我们一起联名上疏,一定要为北方考生伸张正义。”

简夫子说道。

“简夫子说的不错。”

“汤正雄几人的试卷,在下也看过。”

“这么好的试卷,居然还能落榜?”

“朝廷经过调查,还说没有什么内情。”

“我已经派人回到开封,让学堂山长带着他的同仁,立即赶来京城。”

“试卷,一定要重新进行评判。”

一名年轻的夫子说道。

其他夫子见此,也是纷纷响应。

“他们这样的行为,的确是欺人太甚。”

“淮北学堂的夫子们,很快也会抵达。”

“太原的唐老夫子,他现在恰好在合肥游历。”

“我已经邀请他,一起过来对试卷进行品鉴。”

“蓬莱学堂的山长,也带人朝着这里赶来!”

“”

此时,一名中年夫子站起身来。

“这件事情,就凭我学界人士发声,绝对不够。”

“依我看的话,朝中还得有人发声才行。”

“我有个同窗莫逆之交,不但是前几届的进士。”

“现在也在京城为官。”

“我刚刚从他的府上回来,他了解了情况后,也愿意为我们北方考生上疏。”

众人闻言,感觉很有道理。

光凭学界单打独斗是可能的。

其他行业一起发声才有机会。

一时之间,一个个都表示动用自己所有的人脉。

大家一起造势,必须上达天听。

皇宫大内寝宫。

刚刚醒来的朱元璋,迫不及待的翻看日记本。

“老朱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开窍了。”

朱元璋看到头一句,脸色一下阴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