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2页)
“获得一百两银票奖励。”
又是一百两!
楚潇很激动,把之前得到的一百两也拿了出来。
看着面前的两张银票,心情实在太好了。
一篇日记就可以得到一百两银票奖励。
这样写下去,成为大明的首富,好像也不会太难。
这当什么御史?
但冷静之后,楚潇意识到了什么。
大明王朝,毕竟是封建时期。
等级分化十分严重。
九品芝麻官,虽然不是什么大官。
但至少是个官。
真辞官去做商人,身份无疑跟着下降。
那时候,便成为了别人眼中的一块肥肉。
是人见了都会想来咬一口,根本不可能保住财富。
想到这里,楚潇一阵摇头。
“还是给老朱打工做御史。”
“反正不用再过苦日子了。”
楚潇伸手摸了摸肚子。
刚才写日记太入神,忘记自己饿了。
得出去吃顿大餐了。
把银票塞进衣袖中,他朝外面走去。
贡院之中,灯火明亮。
孙林带着翰林院的人,把所有考生试卷,全部进行复查。
北方考生的试卷是他们的重点。
朱元璋亲自任命他为这次审查的主官,他哪里敢怠慢。
而且,他非常明白朱元璋的意思。
第一,身为翰林院侍读的他,对各种事宜非常熟悉。
第二,他是众人公认的状元。
由他带头审查出来的结果,具有很强的公信度。
为了让审查工作高效进行,他下令连夜审查试卷,中途不许回家,不许和外人接触。
审查的进度和结果,由他亲自跟朱元璋和朱允炆汇报。
后半夜。
翰林院的人眼袋都变得明显了。
所幸经过他们的努力,审查有了初步结果。
众人汇聚到一起,给孙林汇报起来。
“孙大人,北方考生的试卷,我们全部复查了一遍。”
“他们的水平和上榜的相比,的确存在明显差距。”
孙林听得眉头微皱。
这里的试卷,他自己也审查了几十份。
水平确实较为一般。
这次的科举考试,怎么可能出现徇私舞弊?
北方考生到底在闹什么?
孙林伸手揉了揉太阳穴。
此时,翰林院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
“孙大人,我有个建议,就是不知道怎么说”
“什么不知道怎么说?事情到了这种地步,赶紧说!”
孙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