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七零娇宠:我在乡下抱大腿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 初见(第2页)

盛情难却,简知秋只好应下,心里暗暗记着等知青补贴发下来,一定要好好报答这家人。

堂屋中央摆着一张斑驳的四角木桌,几个竹编小凳围在四周。

简知秋接过李奶奶递来的凳子,小心翼翼地挨着老人家坐下。

竹凳发出细微的"吱呀"声,在安静的屋子里格外清晰。

不一会儿,顾承安领着两个孩子进了屋。

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难得的大米饭,一盘金黄油亮的炒鸡蛋,还有一盆飘着野菜的清汤。

那汤里浮着的绿叶简知秋从未见过,却散发着诱人的清香。

简知秋望着桌上难得一见的炒鸡蛋和白米饭,心头泛起一阵酸涩。

她明白,这顿饭菜对顾家而言已是倾其所有,想必是特意为她这个新来的知青准备的。

这份情谊沉甸甸地压在她心上,让她暗下决心日后定要好好报答。

正出神间,顾承安领着两个小身影走进堂屋。

"这是我弟弟顾承林,妹妹顾承燕。"顾承安轻声介绍道。

"你们好。"简知秋弯下腰,温柔地朝两个孩子笑了笑。

两个小家伙躲在哥哥身后,只露出两双怯生生的大眼睛,像受惊的小鹿般不敢出声。

简知秋知道,这对龙凤胎今年才四岁,他们的母亲在分娩时难产去世,留下这对年幼的孩子。

顾家曾是寨子里的大户,良田百亩,家境殷实。

1968年,运动爆发,他家田地尽数被分,还被扣上了地主的帽子。

顾烨是顾承安的父亲,本是县中学的教书先生,记腹诗书。

运动刚起时,他家就成了众矢之的,顾烨被带走批斗,回来时瘸了腿。

那时侯顾承安妈妈已经临盆,顾烨被带走受惊早产,最后难产去世。

顾烨受不了这双重打击,一蹶不振,一年后,也就是1971年的寒冬撒手人寰。

那年顾承安才十五岁,成了家里的唯一劳动力,单薄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的重担。

既要照顾年迈的奶奶,又要拉扯两个嗷嗷待哺的弟妹。

家里穷得连老鼠都不愿光顾,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简知秋望着饭桌对面两个瘦小的身影,心头一阵揪痛。

四岁的孩子本该是圆润可爱的年纪,可顾承林和顾承燕却瘦得能看见突出的肋骨,小小的手腕细得仿佛一折就断。

当看到热气腾腾的炒鸡蛋时,两个孩子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却懂事地没有动筷。

四只小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盖上,只是眼巴巴地望着那盘金黄的炒蛋,不住地咽着口水。

"吃吧。"李奶奶给每人碗里夹了一筷子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