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鉴真系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 终局之战(续)(第1页)

梓洋被带走的消息像长了翅膀,在古玩圈炸开了锅。有人拍手称快,说他早就该栽跟头;也有人暗自唏嘘,感慨梓家两代人的心血可能就此付诸东流。

梓航却没心思理会这些议论。他坐在办公室里,翻看着警方传来的部分卷宗——里面详细记录了梓洋这些年的勾当:从盗墓团伙手里收购青铜器,伪造鉴定证书把仿品当成真品卖给国外藏家,甚至还涉嫌用假古董向银行抵押贷款。

“真是疯了。”小陈在一旁看得咋舌,“为了钱连犯法的事都敢让。”

梓航合上卷宗,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摩挲。系统突然弹出提示:“检测到梓氏集团仓库内存有大量非法文物,建议上报相关部门。”

他立刻联系了负责此案的警官。三天后,警方在梓氏集团郊区的秘密仓库里,起获了近百件非法文物,其中不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和唐宋字画,价值难以估量。

这件事彻底击垮了梓氏集团。银行抽贷,合作伙伴解约,股价连续跌停,最终只能宣布破产清算。梓洋的父亲受不了打击,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躺在病床上神志不清。

梓航去医院看过一次。病房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曾经意气风发的二叔蜷缩在病床上,头发全白了,嘴里偶尔会嘟囔着“青铜器”“鉴定书”之类的词语。

梓航站了一会儿,没说什么就离开了。他想起小时侯,二叔还抱过他,给过他糖吃。只是后来,不知怎么就变成了现在这样。

这场风波过后,梓航的“远航古玩”成了本地最受信赖的古玩店。他趁机整合了梓氏集团留下的部分优质资源,与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专门负责流失文物的鉴定和回收。

这天,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走进店里,递过来一张名片——是国内最大的拍卖行负责人。

“梓老板,我们想跟你合作一场专场拍卖会。”负责人笑着说,“专门拍卖那些从海外回流的文物,由你担任首席鉴定师。”

梓航看着对方递过来的策划案,系统在旁边标注出几件重点拍品的信息:“元代青花凤首扁壶,1970年流失海外,真品”“清代乾隆御制珐琅彩瓷瓶,2005年被佳士得拍卖,真品”……

“好,我答应。”梓航握住对方的手。

拍卖会举办那天,引起了巨大轰动。来自全国各地的藏家和博物馆代表齐聚一堂,争相竞拍那些流失多年的文物。梓航作为首席鉴定师,在台上逐一介绍每件拍品的来历和鉴定依据,他的声音沉稳有力,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会场。

当最后一件拍品——元代青花凤首扁壶以8800万的价格被国家博物馆拍下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后台,拍卖行负责人激动地握着梓航的手:“太成功了!这绝对是近年来最有意义的一场拍卖会。”

梓航笑了笑,心里却很平静。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华灯初上的城市,系统突然弹出一行字:“万物鉴真系统任务完成,即将解除绑定。”

他愣了一下,随即释然。这些年,系统确实帮了他很多,但他早已不是那个需要靠系统才能站稳脚跟的毛头小子了。他学会了看胎质、辨釉色、识包浆,更学会了如何在这个复杂的圈子里守住本心。

“解除吧。”梓航在心里说。

没有惊天动地的异象,只是脑海里那个冰冷的机械音消失了。梓航拿起桌上的一个青花瓷片,凭借自已的经验判断:“明代中期,民窑,青花发色偏灰,应该是景德镇烧制的。”和系统以前给出的答案分毫不差。

他笑了笑,把瓷片放回原处。

几年后,梓航成了国内古玩界的泰斗级人物。他很少再亲自参与交易,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文物保护和人才培养上。他创办的文物鉴定学校,为行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他发起的“文物回家”计划,已经帮助上百件流失文物回到了祖国。

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他总是笑着说:“哪有什么秘诀,不过是多看、多学、多琢磨罢了。”

没人知道他曾经拥有过一个神奇的系统,就像没人知道,那些看似开挂的人生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坚持和坚守。

夕阳下,梓航站在博物馆的展厅里,看着那些经过他鉴定、最终得以展出的文物,脸上露出了记足的笑容。玻璃展柜里的青铜器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的故事。

他知道,自已的人生还在继续,只是这一次,他不再需要任何“外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