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第1页)
白马书院出发去打围这天,平西巷格外热闹。
巷子前后都被马车堵住了。
平时都不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们,今日都拎着大包小包来了。
孩子要在山上连续待三天两夜,做爹娘的难免不放心。
更何况这次打围,应天书院的学子也会去。
应天书院财大气粗,学子均为官家子。
这对白马书院的一些人来说,是个机会。
“儿子,别忘了爹交代你的,一定要多和朱太傅的儿子走得近些,最好你们能住同一间斋舍。”
“有点眼力见儿,给人掌掌灯、烧烧水啥的,知道吗?”
被亲爹苦口婆心交代的学子,看着十五六的年纪。
在白马书院读上舍。
下次科举,就要一较高下了。
白马书院的学子少有机会和应天书院的人一块活动。
有其他心思的人,都很想抓住这个机会。
程书宜在院子里给两个崽崽把包袱系到身上,身前一个、身后一个。
“重不重?”
两个包袱里都是衣服鞋子,还有洗漱用的杯子牙刷毛巾等。
倒是不太重。
但包袱里藏了泡面。
程书宜一个包袱里藏了两桶方便面,两个崽崽一人两个包袱。
“不重!”
两个崽崽太兴奋了,给他们绑包袱的时候都是蹦蹦跳跳的。
程书宜不扫孩子的兴,最后叮嘱一句:“包袱背在身上别解下来,到了山上的斋舍里再解,知道吗?”
“上山的时候,尽量自己爬,不要麻烦别人。”
程书宜已经尽量给包袱减重了。
沈周氏说其他人还带文房四宝去,程书宜都没让两个崽崽带。
就怕他们背不动。
书院打围,是盛京城难得的一项接近平等的项目。
不管你什么身份,上山时,东西都得自己背,不许带小厮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