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1页)
#第三章:石梁听雪,古观见龙
>天台山路云深处,初闻玄机动江湖
##一、登山问道
天台山,道教名山,自古便有"神仙之府"的美誉。
晨雾如纱,轻抚着古老的山峦。孤慕、一眸和贴贴沿着青石铺就的蜿蜒山径缓缓上行,脚下的石阶被千年的风雨打磨得光滑如镜,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回音中。
山路两旁,千年古松如虬龙盘踞,枝叶间筛下斑驳的光影。清澈的山泉从石缝中汩汩流出,汇成小溪,伴着他们的脚步声奏响天籁之音。偶有灵鸟掠过,啁啾声在山谷中回荡,为这仙山增添了几分生机。
"这天台山果然名不虚传,"一眸停下脚步,深深吸了一口清香的山风,眼中满是赞叹,"怪不得李白要写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这般仙境,确实让人流连忘返。"
孤慕望着远山如黛,云雾缭绕的景象,心中涌起一阵宁静:"师父曾经说过,天台山是道教南宗的发源地,山中藏着无数古迹和传说。每一块石头,每一棵古树,都可能见证过千年的风云变幻。"
贴贴趴在孤慕肩膀上,小鼻子不停地嗅着空气中的灵气。山中的天地精华比山下浓郁得多,让这只小貂浑身舒畅,毛色都显得更加光亮。它时而抬头看看天空中的白云,时而低头瞧瞧路边的野花,一双黑亮的小眼睛充满了好奇。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山路在此处豁然开朗,三人来到一处天然的山腰平台。这里视野极佳,可俯瞰半个天台县城,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平台一角,有一座古朴的竹制茶亭,青竹为柱,茅草为顶,简陋中透着几分雅致。亭中坐着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身穿粗布道袍,正专心致志地煮着茶。炭火微红,茶香袅袅,在山风中飘散开来,竟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老者听到脚步声,缓缓抬起头来。那是一双深邃如古井的眼睛,仿佛能看透人心。他的面容虽然苍老,但精神矍铄,举手投足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从容淡定。
"两位小友请了,"老者声音温和如春风,"山路崎岖,想必也累了。不如歇歇脚,品一杯老夫亲手采制的云雾茶?"
一眸闻着茶香,确实有些口渴,正要答应,却感到孤慕轻轻拉了拉他的袖子。孤慕运转"见我"境界,内息微动,仔细感知着老者的气息。这一感知不要紧,他心中顿时一惊——此人内力深厚如渊,气息绵长悠远,绝非普通的山中茶客。
"多谢老丈好意,"孤慕不动声色地拱手道,"不过我们还要赶路,就不叨扰了。"
老者似乎看出了孤慕的警惕,淡然一笑,也不强求:"既然如此,老夫也不勉强。不过两位小友上山,可是为了游览风景?"那笑容中带着一丝意味深长,仿佛已经看穿了什么。
"正是,"一眸坦然答道,"久闻天台山大名,特来一观这仙山胜景。"
老者深深地看了他们一眼,目光在孤慕身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思考什么。良久,他的表情忽然严肃起来,声音也低沉了几分:"那就要小心了,最近山中不太平,有些地方...最好不要去。"
山风忽起,茶香散去,连贴贴都敏感地竖起了耳朵。孤慕心中一动,追问道:"老丈指的是?"
老者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偷听,这才压低声音说道:"山中有邪祟作怪。前些日子,有几个进山的香客神秘失踪,至今下落不明。更诡异的是,有人在夜里看到山中有奇光异彩闪烁,还听到从深山传来的古怪声音,如鬼哭狼嚎,令人毛骨悚然。"
"邪祟?"一眸不禁皱眉,"这天台山不是道教圣地吗?千年来香火鼎盛,怎么会有邪祟敢在此作乱?"
老者苦笑着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正因为是道教圣地,才会引来一些邪门歪道的觊觎。他们想要盗取山中的古籍秘法,修炼一些见不得人的邪功。越是神圣的地方,越容易成为邪恶的目标。"
孤慕想起昨晚王富贵提到的暮光教,心中已有猜测,试探性地问道:"老丈可知道是什么人在作怪?"
老者深深地看了孤慕一眼,那目光仿佛要看透他的内心。良久,他缓缓开口:"小兄弟年纪轻轻,武功却已不俗,想必也不是普通人。不过那些邪魔歪道手段阴毒,诡计多端,即便是江湖老手也要小心应对,更何况..."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道,"有些东西,不是武功高就能解决的。"
"多谢老丈提醒,"孤慕郑重地拱手道,"我们会谨慎行事的。"
老者点点头,重新低头煮茶,仿佛刚才的对话从未发生过。但孤慕能感觉到,那双深邃的眼睛依然在暗中观察着他们。
告别了神秘的老者,三人继续沿着山路上行。走出一段距离后,一眸忍不住回头看了看那座茶亭,压低声音问道:"孤兄,那老者的话你信吗?"
"信,"孤慕毫不犹豫地点头,"那老者内力深厚如海,绝非普通的山中隐士。他既然特意提醒我们,说明山中确实有危险。"
"那我们还要继续上山吗?"一眸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担忧。
孤慕停下脚步,望向云雾缭绕的山顶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当然要去。既然有邪祟作怪,害人性命,正是我们这些习武之人该挺身而出的时候。师父常说,习武之人当以除恶扬善为己任。"
一眸虽然心中忐忑,但也被孤慕的正义感所感染,用力点头:"好!我陪孤兄一起去!就算遇到危险,我们也要查个水落石出!"
贴贴在孤慕肩膀上轻叫一声,小爪子拍了拍他的脸颊,仿佛也在表示支持。那双黑亮的小眼睛中闪着勇敢的光芒。
##二、古观探秘
又行了半个时辰,山路渐趋平缓,三人来到了天台山的主要景点——国清寺附近。
远远望去,这座千年古刹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飞檐翘角在绿荫中若隐若现。古朴的山门上悬挂着"国清寺"三个大字,笔力遒劲,透着岁月的沧桑。寺中传来悠扬的钟声,一声声在山谷中回荡,如天籁之音,让人心境瞬间平和下来。
然而孤慕敏锐地注意到,往日香火鼎盛的国清寺今日却显得冷清许多。寺庙周围的香客寥寥无几,连平时络绎不绝的商贩也不见踪影。偶有几个香客匆匆而过,神色间都带着一丝不安,显然是受到了最近怪事的影响。
"我们先去寺中拜访一下,"孤慕望着古刹的方向说道,"佛门清净地,僧人们消息灵通,也许能了解到更多情况。"
三人踏过青石铺就的甬道,穿过古朴的山门,进入国清寺。寺内香烟缭绕,梵音阵阵,但那种往日的热闹景象已不复存在。在大雄宝殿前的广场上,他们遇到了一个年约五十的僧人,正在清扫落叶。
僧人见到他们,放下手中的扫帚,双手合十,声音温和:"阿弥陀佛,三位施主是来进香礼佛的?"
"正是,"一眸恭敬地答道,"顺便想了解一下山中的情况。听说最近有些不太平?"
僧人闻言,脸上的慈祥之色顿时黯淡下来,深深叹了口气:"阿弥陀佛,最近山中确实不太平。前些日子有几个虔诚的香客进山礼佛,却再也没有回来。我们派人四处寻找,也是毫无音信。贫僧心中实在担忧啊。"
"大师可知道是什么原因?"孤慕神色凝重地问道。
僧人环顾四周,确认附近无人,这才压低声音,神色严肃地说道:"据传是有邪教中人在山中活动。他们自称什么暮光教,专门修炼一些邪门歪道的功法,做尽伤天害理的勾当。这些人行踪诡秘,手段残忍,连我们佛门净地也不敢轻易招惹。"
"暮光教!"孤慕心中一震,果然和王富贵说的一样。看来这个邪教的势力比他想象的还要庞大。
"大师可知道他们在山中的什么地方活动?"孤慕继续追问道。
僧人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恐惧:"具体位置不甚清楚,不过听说在后山的古观附近经常有异常现象。那里原本是一座废弃已久的道观,平时人迹罕至,但最近却经常有诡异的奇光闪烁,还有人听到从那里传来阵阵怪声。"
"古观?"一眸好奇地问道,"什么古观?"
僧人的声音更加低沉,带着一丝敬畏:"叫做朝暮观。传说是唐代一位得道高人所建,那位道长法号朝暮真人,修为高深莫测。后来因为某种不为人知的原因,这座道观突然废弃,朝暮真人也神秘失踪。从那以后,平时很少有人敢去那里。"
孤慕听到"朝暮观"这个名字,心中如遭雷击,涌起一阵强烈的震撼。他的字号是朝暮,修炼的武功叫《十里朝暮》,现在又遇到一个朝暮观,还有一个朝暮真人,这其中绝不可能是巧合!
"大师,那朝暮观具体在什么位置?"孤慕努力压抑着内心的激动,尽量平静地问道。
僧人察觉到孤慕语气中的异样,有些担心地说道:"施主不会是想去那里吧?那地方现在极其危险,连我们寺中的武僧都不敢轻易涉足,还是不要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