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1页)
战场上,木征人已成败势,有和谈之意。
高景山一意孤行,撕了降书。
他要打怕这群异邦人,他要让这群异邦人有生之年不敢再踏入南朝。
因为他的小公主在云中郡。
十年前,汴京城外,那一次打马离去,是他一生的梦魇。
他以为,最迟不过三年,夏国必定灭国。
到时候,他会用满身荣耀求娶心爱的女娘。
可若是早知道,婵仪会死在拾阑山,哪怕是从此浪迹天涯,身死无名,高景山也要带她走。
功成名就,身显名扬,那抵得过神女回眸一笑?
所以,他后悔了。
在赵婵仪去和亲的第五日。
可是他骑马跑了一天一夜,都没有追上和亲队伍。
走到北地之时,他的心里只剩空洞。
他不知道若是到了夏国,他还能不能只凭自己孤身一人带赵婵仪走?
行马至拾阑山,风吹来血腥气。
那一日,是他人生极悲之时。
和亲的车辇被血侵染,南朝人的尸体被半埋在风沙下。
不远处的戈壁,只留一片撕裂的衣角在风中飘动。
上面镶的那颗红鸦鹘,是他送到绫锦院,请司服官缝到成德公主嫁衣上的。
他在拾阑山找了很久,最后,他又回到那片戈壁。
等到高家护卫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脱水晕厥。
攻打夏国一战,他始终身先士卒。
上官说他年少有为,只有高景山自己知道,他是存了死志。
因为想死,所以冲在最前方。
战争结束之后,武将加官晋爵,文官行文歌颂,朝堂一片祥和。
可是,死在北地的赵婵仪却没有人提起。
日子浑浑噩噩过下去,晨起习武练剑强身魄,夜间读书排阵增智虑。
直到他下江南,在那里见到了和赵婵仪一起去和亲的侍女。
从侍女口中听到了成德公主自戕的消息,那一刹心间如撕裂般疼痛。
从前那个被绣针扎到都会呼痛的公主,是怎么有勇气,用并不锋利的簪子刺向咽喉?
五年间,他往返北地数次。
不为其他,只想找到赵婵仪的尸首。
或许是其中的艰辛打动了上天。
一次视察,在云中郡的人群中,他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