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刚打下倭国,大明帝王聊天群来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章(第2页)

崇祯帝朱由检,他并非自幼便被当做储君培养。他达到信王之域王身份,在其兄长天启帝驾崩,且无子嗣的情况下,才被迎入宫中,继承大统的。

在他作为藩王的那十几年里,他所接受的,皆是那帮文官大儒所灌输的、最正统的儒家思想。

他读的是圣贤之书,学的是仁义德行,满心所想的,都是如何成为一位尧舜禹汤那般的千古圣君。

所以,在他继位之初,才会那般天真地,选择毫无去保留地信任那些他眼中的‘贤臣’,那帮东林党的文官。

听到这里,朱元璋的脸上,瞬间涌起一股怒其不争的铁青之色!

他猛地一拍桌案,怒喝道:糊涂!简直就是糊涂透顶!

那帮子摇唇鼓舌,结党营私的文官,怎么能全盘信任咱用他们,治国安民可以。

但咱的心里,比谁都清楚,对这帮人,只能用,不能信!

必须他们才能尽办法,在朝堂之上,为树立起政敌,让他们互相争斗,互相制衡,这样,咱这个做皇帝的,才能得安稳!

全面信任那不就是将自己的脖子,主动发动人家的刀口往下面去吗那不就是放任整个朝堂政权,彻底消灭烂掉吗!

朱元璋的这番话,描绘的是帝王心术的精髓。

而朱标与马皇后听完,也是深以为然地连连点头。

到了此时,他们一家三口,真理彻底明白了,为何崇祯帝,在执政升级,会变得那样刚愎自用,猜忌成性了。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年轻时,被那些他所信任的文官,给狠狠地打脸了一通!

因为最初的信任,换来的是无情的背叛与操纵,所以,他会矫情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此再也无法对任何臣子,建立起一丝一毫的信任度。

一个不信任任何人的皇帝,又如何能治理好一个国家

想通了这一切,殿内的气氛,不由的变得凝重了。

就在今年,一旁始终在认真思索的朱标,却又缓缓惊醒了头。

他看着朱高爔,问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高爔,大伯想知道,我大明灭亡,除去崇祯帝本身的原因外,还会有其他的原因吗

朱标的内心,此刻一片清明。

他很清楚,一个传承了二百七十余年的庞大王朝,其最终的崩塌,形式可能,只是因为最后一任帝王不懂帝王心术,这么简单。

这其中,必然还隐藏着更多、层次的、足以动摇国家的根本原因!

他想知道,他必须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