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2页)
穆海棠站在糖画摊前,老师傅手腕轻转,琥珀色的糖稀在石板上勾勒出凤凰模样,孩童们攥着铜板踮脚张望。
老师傅笑意吟吟,看着摊子前的穆海棠:小姐,可要来一幅
没等穆海棠开口,她就被锦绣从人群里拉了出来。
小姐,我们今天出门没带银子,所以咱们一会儿就逛一逛,要是遇不到雍王殿下,咱们午时之前得回府。
要不然错过了午膳时间,又要饿肚子了。
穆海棠听了锦绣的话,看着她小心翼翼的表情,心口忽而泛酸。
谁能想到堂堂镇国将军的嫡女,竟然天天连饭都吃不饱。
她拉过锦绣的手,安慰道:不必回去,今日我带你们去上京城最好的馆子,吃最金贵的席面。
啊锦绣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穆海棠抬眸望向眼前匾额,只见
易宝斋
三个鎏金大字悬于朱漆门楣之上。
哈哈古人取店名还真是雅,这当铺的名字很显意境吗
易宝
二字,既点破典当本质,又添了几分
以物易缘
的含蓄意境。
比现代当铺
那直白的
典当行
三字讲究多了。
你俩在这等着我,我一会儿就出来。
两个丫鬟尚未及劝阻,便见自家小姐已掀开易宝斋的锦缎门帘,走了进去。
两人面面相觑,只能攥着帕子守在门口,
——
小姐好端端的,进当铺作甚
莲心摇摇头,不知道,估计是咱们的银钱不多,小姐想典当些物什,凑钱给雍王殿下做点心吧......
二楼雅间内,锦衣男子望着对面那抹红衣进了易宝斋,忽然转首看向身侧之人:景渊,我若没记错,对面这家易宝斋......
可是你的私产
嗯。男人低低应了一声。
穆海棠一踏入易宝斋,便有股陈木香混着铜锈味扑面而来。
正对门的博古架上摆着翡翠古董、鎏金香炉等物。
左侧柜台后,一个年轻的伙计正拨弄算盘。
右侧墙根立着丈许高的紫檀柜,层层抽屉贴着和田玉官窑瓷等标签,深处暗影里,隐约可见几个伙计正对着当票低声核计。
整个当铺光线幽微,唯有临窗处斜斜漏进一缕日光,将当案上的青铜镇纸照得发亮。
伙计瞥见穆海棠,立刻堆起笑揖了揖手:穆小姐您来啦
伙计话音里带着几分熟稔——显然她是这易宝斋的常客。
穆海棠指尖拂过柜台边缘的铜镇纸,淡声道了句嗯,算作答礼。
伙计见状忙铺开当票,笔尖悬在墨盏上方:不知穆小姐今日带了什么物件来
原主偏爱来此典当,是因为这易宝斋虽非上京城里门脸最大的当铺,却是出价最公道的。
几番比对下来,但凡要典当物件,她必定只认这家。
穆海棠抬眸望向伙计,指尖轻轻叩了叩柜台:今日要典当的物什有些多,劳烦请你们掌柜的过来。
伙计闻言仍笑意恭谨,垂手作揖道:小姐稍候,小的这便去请掌柜。
说罢转身绕过紫檀柜,进去寻掌柜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