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3页)
吴非给小咪夹了块青菜:别总吃肉,多吃点蔬菜。转头看向苏明哲,明成回来也好,互相有个照应。
苏明哲点点头,心里却有些复杂。他想起小时候,明成总抢他的作业本抄,却在他被隔壁小孩欺负时,第一个冲上去打架。那些被争吵掩盖的兄弟情,其实一直藏在心底。
周末,苏明哲带着吴非和小咪去养老院看苏大强。老爷子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手里拿着张照片,见他们来了,高兴地挥挥手:明哲,你看,这是吴非第一次来咱家时拍的,多精神!
照片上的吴非穿着白色连衣裙,站在苏家老宅的石榴树下,笑得一脸青涩。苏明哲看着身边穿着米色风衣的妻子,突然觉得时光真快,快到能把青涩磨成温润,却也慢到能把点滴温暖,酿成岁月的甜。
爸,我们推你出去走走吧。吴非蹲下来,帮苏大强整理好围巾。轮椅碾过石板路,发出轻微的声响,像首缓慢的歌。
路过街角的馄饨摊,苏大强突然说:我想吃碗馄饨。护工刚想说医生不让吃太咸的,被吴非拦住了。
老板,来碗馄饨,少盐少辣。吴非笑着说,再多加个蛋。
看着父亲小口吃馄饨的样子,苏明哲想起小时候,苏母总说男孩子要穷养,从不让他多吃零食。是父亲偷偷把单位发的福利糖塞给他,说别让你妈看见。那些笨拙的疼爱,原来一直都在。
离开养老院时,苏大强突然抓住吴非的手:吴非啊,委屈你了。他浑浊的眼睛里闪着泪光,明哲这孩子,脾气倔,不懂事,你多担待。
吴非的眼圈红了:爸,您别这么说,明哲对我挺好的。
回去的路上,车里很安静。小咪在后座睡着了,嘴角还挂着笑。苏明哲握住吴非的手,轻声说:谢谢你。
吴非转过头,夕阳透过车窗落在她脸上,温柔得像幅画:谢我什么
谢你……没放弃我。苏明哲的声音有些沙哑,以前我总觉得,作为长子,就该扛起所有事,却忘了,你和小咪,才是我最该扛起的责任。
吴非笑了,眼角的细纹里盛着光:其实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以前总觉得你偏心家里,忽略了你的难处。夫妻嘛,不就是互相体谅着走下去。
车窗外,晚霞染红了半边天。苏明哲看着妻子的侧脸,突然觉得,所谓都挺好,不是没有矛盾,而是有矛盾时,愿意各退一步;不是没有委屈,而是有委屈时,懂得彼此包容。就像这苏州的雨,来得急,去得也快,却总能在雨后,洗出最干净的天。
日子像平江路的流水,缓慢却踏实。苏明哲的步行桥设计方案通过了,甲方说有老苏州的味道;吴非在一家文化公司找到了新工作,负责策划非遗展览,做得有声有色;小咪在学校当了小组长,回来总说要像爸爸一样,当大家的榜样。
苏明成的汽修店开业那天,苏明哲带着全家去捧场。明成穿着蓝色工装,脸上沾着机油,看见他们,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哥,嫂子,你们来了。
恭喜啊,老板。吴非递过一个红包,祝生意兴隆。
小咪跑过去,抱住明成的腿:二叔,你的店好酷!我能摸摸那辆摩托车吗
当然能。明成把小咪抱起来,眼里的温柔藏不住,等二叔赚了钱,带你去游乐园。
看着明成笨拙逗孩子的样子,苏明哲突然想起小时候,明成把攒了半年的零花钱给他,说哥,你拿着买本奥数书。原来有些亲情,就算吵过闹过,也终究断不了。
晚上聚餐时,明玉和石天冬也来了。石天冬带来了自己做的酱鸭,是苏大强最爱吃的。饭桌上,明玉说起公司的事:哥,我打算把总部迁回苏州了,这边政策好,离家里也近。
好事啊。苏明哲给她倒了杯酒,以后我们兄妹三个,就能经常聚了。
明成举起酒杯:为了我们苏家,越来越好!
干杯!
酒杯碰撞的声音,混着窗外的雨声,像首温暖的歌。苏明哲看着眼前的家人——吴非正给小咪夹菜,眼里满是笑意;明成和明玉在讨论汽修店的广告设计,难得没吵架;石天冬在给大家盛汤,动作熟练又自然。
他想起刚回国时,总担心自己会后悔放弃旧金山的工作;担心吴非适应不了苏州的生活;担心小咪跟不上学校的课程。可现在才发现,那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因为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再难的路,也能走得踏实;再苦的日子,也能尝出甜来。
吃完饭,苏明哲送吴非回家。路过他们刚搬来时住的老巷子,吴非突然停下脚步:还记得吗刚回来那会儿,你总说这巷子太窄,会车不方便。
记得。苏明哲笑着说,可现在觉得,窄点才好,邻里之间能多说几句话。
巷口的路灯亮了,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吴非靠在他肩上,轻声说:明哲,其实我从来没怪过你总为家里的事操心。我只是希望,你能偶尔回头看看,我和小咪,一直在你身后。
苏明哲握紧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过来:我知道了。以后,我会一直在你们身边。
他低头,在吴非的额头印下一个吻,像在对她说,也像在对自己说:往后余生,请多指教。
吴非笑了,眼里的光比路灯还亮:嗯,苏先生,多多关照。
巷子深处,传来小咪的笑声,混着邻居家电视里的戏曲声,温暖得让人想落泪。苏明哲知道,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有爱人在侧,有家人相伴,有烟火气萦绕,每一天,都过得都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