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7章(第1页)
许晨选择这首歌,倒不是想捡漏,而是觉得,词里那种“六朝旧事随流水”的厚重与怅惘,和《戏台》里民国乱世的压抑、小人物在战火中的挣扎太契合了!那种对时代洪流的无力,对逝去繁华的叹息,正是电影想传递的内核!
除此以外,许晨还觉得,这样一首伟大的词作,若因其埋没于历史长河而永不见天日,实在是巨大的遗憾!
因此,他最终决定将这首《桂枝香·金陵怀古》作为《戏台》的片尾曲,让它在这个世界重焕光彩。
至于使用女声这件事情,在许晨原来的世界,这首词改编的歌曲是由戏曲大家陈君君演唱的。
虽然使用的是女声,但其演绎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气韵贯通古今,丝毫不会让人觉得阴柔,反而有一种超越性别的磅礴力量,丝毫不输那些使用了男声的戏剧改编作品!
许晨认为这个版本已经臻于完美,无需画蛇添足地去改为男声演唱。
更何况,华夏戏曲艺术博大精深,虽严格区分男女行当,但在演员和声腔的运用上却常有反串的传统。
因为艺术表现的需要,女可唱男腔如坤生,男可唱女腔如男旦,观众亦能欣赏其艺术之美而非拘泥于性别本身。
许晨认为,角色分男女,演员却不拘性别,这种跨越性别的演绎,本就是戏曲艺术的魅力之一。
因此,用这婉转又极具力量的女声男腔的方式来演绎这首怀古词,并无任何不妥,反而更能贴合戏曲底蕴,凸显词里的沧桑感,增添一种独特的、跨越时空的哀婉与壮美。
事实证明,许晨的选择和想法完全没有错,此刻直播间观众的反应,便是最好的印证。
听着直播间里的惊叹,感受着陈配丝投来的赞赏目光,许晨心中有一种无比畅快的感觉!
好的作品绝不应该被埋没,无论是王安石的词,还是《桂枝香,金陵怀古》这首歌,又或者是《戏台》的故事,都该以这样的方式,被更多人看见、记住!
许晨轻轻吸了一口气,喉间的气息稳了稳,继续开口,将王安石的千古名句娓娓道来!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
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
背西风,酒旗斜矗。。。”
他的声音裹着戏腔的婉转,又藏着叙事的沉郁,每个字都像蘸了历史的墨,缓缓晕开在直播间的空气里。
许晨并不知道,此刻被歌声炸到的,并不仅仅只有屏幕前的观众,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
教育口副长的杨川柏正坐在办公室里,盯着直播画面!
他是刚刚被宋德文临时拉进直播间的,而宋德文,自然是被陈老师拉进来的!
此刻,许晨每唱出来的一个字,杨川柏便心痛一分!
要不是宋德文此刻不在这里,他简直想当场和他打一架!
要不是宋德文,他早就把许晨挖到教育系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