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知否:宋朝皇帝?狗都不当!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章(第1页)

【电视剧同人,和小说无关,谨慎观看,考据党勿入,前期围绕盛家,男主大量参与剧情,不喜勿入,脑子寄存处。】

一月的扬州尚未退尽冬寒,晨雾在碧水轻舟间浮荡,岸边垂柳枝头已悄然挂上了一粒粒不易察觉的嫩黄芽苞,显露出一点春的气息。

几缕灰白的炊烟自沿河两岸参差的粉墙黛瓦间飘出,混入云霭,散入水天相接之处。

一只不起眼的青篷船缓缓靠近东关码头,船身微微一震,靠了岸。

船头当先跃下一个身形矫健的青年,一身利落的石青色劲装,面容沉静,目光锐利地扫过泊位四周,

随后一个男子探身而出,一袭月白色暗云纹锦袍裹着颀长挺拔的身形,乌发用一支素净的羊脂玉簪束起大半,余者随意披拂肩后。

天光落在他脸上,一张面孔如经精雕细琢,眉眼清俊,轮廓分明,唇边衔着一缕看淡世情的浅淡笑意。

他身后的另一个壮硕青年,提着一个轻便包裹,垂手侍立。

“扬州的冬末初春,湿冷侵骨。”

赵允真深深吸了口带着水腥与隐约梅花冷香的空气,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倒也别有滋味。”

清风低声回禀,

“公子,前面就是盛家府邸了。”

手指指向前方巷陌深处一座虽不显赫却处处透着规矩清雅的府宅。

明月此时也上前,声音浑厚沉稳,带着一丝请示的意味,

“公子,扬州已至。皇城司的暗桩,按例应在城内‘福运茶楼’候着,可要先与他们接洽?盐务之事,牵涉甚广,怕是需要些时日细细查访。”

赵允真目光落在盛家府邸的方向,那抹温和的暖意再次浮现,随即又变得深邃。他并未立刻回答明月的问题,只是望着那宅院,仿佛陷入了某种悠远的思绪。

一年前,他那位好兄长兼君父仁宗皇帝赵祯被他缠磨得没了脾气,终是捏着鼻子给了他一个“代天巡狩、体察民情”的虚衔,将他这位“闲散王爷”打发出了汴京。

美其名曰为国分忧,实则知道他天性散漫,意在让他出去野够了再回来。

赵祯看着他临行前兴奋得几乎跳脚的样子,只能无奈又头疼地叮嘱他“及冠之前必须归京”,想来是盼着他历练后收了性子,回来安心担起“权同判宗正寺事、大宗正”的担子。

这一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中原,看遍了烟雨风光,也尝遍了市井百态。

离他及冠之期尚余五个月,赵允真本已收拾行装,准备从江南启程返回汴京。

然而三日前,一封由皇城司快马递来的密报,让他临时改变了航向。

密报上言简意赅:扬州盐务,恐有巨蠹。

虽厌烦朝堂倾轧,但这巡察使之名并非虚设,盐铁之利关乎国本,更是百姓民生所系,他也无法袖手旁观。

但此刻,看着近在咫尺的盛府,另一个念头占据了上风。

前世记忆中那部名为《知否》的故事、那些鲜活的人物命运,与此刻身处的世界重叠,尤其是那位在深宫诡谲中救他一命的盛家老太太盛徐氏。

幼年冰冷刺骨的太液池水与那只将他托起的,温暖而有力的手,那份深藏心底的感激,从未因岁月流逝而淡去半分。

昔日他年幼,又因身份无法出宫,老太太离京后便再无机缘相见报恩。

天意似有指引,让他为查盐务而驻足扬州。

既然身在此处,岂能过门而不入?念及此处,登门拜访的念头便再也按捺不住。

片刻沉默后,赵允真收回目光,转向明月,

“盐务自然要查,不过,皇城司的人,让他们候着便是,晚些时候再去见也无妨。”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投向盛府,

“备些礼,不必奢华,重心意实用即可。”

赵允真吩咐道。

“是。”

清风回应,随后向不远处的街口做了个隐蔽的手势,一个寻常小贩模样的人影悄然没入人流。

扬州盛宅。

午后阳光透过林荫,在盛府门前的石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门房是个有些眼力的中年人,见来人虽衣着低调,但气质不凡,面容俊美非俗,身后两名随从亦是行动间气度内敛,不敢怠慢。他连忙上前躬身行礼。

赵允真对门房温声道,

“劳烦通禀,有汴京曹家故人,特来拜访贵府盛老夫人,姓赵,名怀真。”

正屋的熏笼烧得旺,暖融融的炭火驱散了厅堂一角的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