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码到死最后结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0章 好事多磨(第3页)

而且,能得到领导们的认可,说明这个东西的味道,确实不差。

这个事实,比刘清明说一万句都有说服力。

王秀莲在一旁适时地补充道:“我尝过了,味道确实不错。而且这东西吃法新颖,一群人围在一起,戴着手套剥虾,喝着啤酒聊天,很有气氛。我觉得,很适合让夜宵,或者当成特色菜来推。”

周大海的脑子开始飞速转动。

他是个商人,有着敏锐的嗅觉。

新东西,意味着风险,也意味着机遇。

如果真像他们说的,这小龙虾能火起来,那谁先让,谁就能抢占先机。

“刘书记,你们的产量有多大?价格怎么说?”周大海开始问一些实际的问题。

“目前第一批的产量,每天供应林城市场几千斤没问题。至于价格,我们可以给各位一个最优惠的合作价,保证大家有足够的利润空间。”

刘清明把准备好的价格方案拿了出来。

几个老板凑过去看,一边看一边小声盘算着。

最终,还是周大海拍了板。

“行!刘书记,王总,我们信你们一次!”

“这样,我们先不定死合通。我们几家店,先拿一部分货试着卖卖,搞一些推广活动。如果市场反响好,我们再签长期的供货协议,怎么样?”

“没问题!”刘清明爽快地答应下来。

这已经达到了他这次来的主要目的。

只要能打开一个缺口,他就有信心让小龙虾在林城火起来。

事情谈成,接下来的气氛就更加热烈了。

一顿饭吃完,宾主尽欢。

在王秀莲的穿针引线下,刘清明与这几位餐饮老板,顺利达成了意向性协议。

云岭乡的小龙虾,总算是在林城这个大市场,找到了一个释放产能的出口。

第二天,刘清明告别了父母,回到了云岭乡。

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他没有对任何人提起即将获奖的事情,每天依然按部就班地工作。

上午,他会召集乡里的干部开个短会,安排一天的工作。

下午,他会开着那辆老旧的拉达,或者干脆步行,在乡里到处转转。

他去了乡里分布在各个村的小龙虾养殖基地,看到一个个稻田或是水塘里,小龙虾长势喜人,心里很是欣慰。

他还去了梅花鹿养殖基地,那只林雪接生的小鹿,已经长大了不少,跟在母鹿身边,活蹦乱跳。

日子一天天过去,天气渐渐热了起来。

乡里的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板蓝根的长势很好,绿油油的一片,充记了希望。

村民们的脸上,笑容也越来越多了。

刘清明渐渐都快忘了得奖那件事。

这天下午,他正在办公室里批阅文件。

乡办公室主任汤学谦敲门走了进来。

“刘书记,市里的电话。”

汤学谦把电话转接了进来。

刘清明拿起话筒。

“喂,你好。”

“我是汪明远。”

电话那头,传来市长汪明远略带严肃的声音。

刘清明坐直了身L。

“汪市长,有什么指示。”

“清明,有件事,你知不知道?”汪明远的话。

“市长请说。”

“省里接到举报,说你为了搞政绩工程,在云岭乡盲目上马不切实际的种植项目,与云州制药厂签订高风险合通,可能会给乡里和市里的国有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刘清明一愣,这事情还真是说来就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