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码到死最后结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7章 新时代的民兵(第2页)

“那可是双喜临门啊!”刘清明笑道。

大家被迎进了屋子。

刘清明环视了一圈,屋里很空旷,除了几张桌椅和一张床,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他

们的家当都在洪水里毁了,这段时间靠着自已的劳动添置了一些最基本的生活用品,但对一个要结婚的新家来说,还差得太远。

两家人的家境都差不多,这场婚礼,注定会很简陋。

但谢芳的脸上,没有一点嫌弃。

她只是安静地站在甘宗亮身边,能和他在一起,对她来说就足够了。

刘清明心里感慨,这样的好姑娘,以后怕是越来越少了。

他问甘宗亮的父母:“家里有什么困难吗?”

两位老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不太会说话,只是一个劲地摆手,说没困难,没困难。

还是甘宗亮开口了:“书记,虽然现在家里东西少,但我们有手有脚,以后可以一点一点添置。只要有希望,什么困难都不怕。”

刘清明点了点头:“话是这么说,但也不能太亏待人家姑娘。”

甘宗亮沉默了,过了一会儿才说:“家里所有的钱都用得差不多了,办婚礼的钱,还是村里大伙儿给凑的。”

刘清明听了,心里有了主意。

他对甘宗亮说:“路修得快,工程提前完工,按合通,施工队会有一笔奖金发下来。这笔钱,乡里决定,大部分都奖给你们这些参与修路的民工。到时侯,属于你的那一份,就当是我这个乡书记,给你们这个小家的启动资金吧。”

话音落下,整个屋子都安静了。

甘宗亮傻了。

甘父甘母和谢家的二老也全都愣住了。

谢芳抬起头,嘴唇微微颤抖,看着刘清明:“书……书记,真……真的吗?”

刘清明笑着肯定地点了点头:“当然是真的。”

“太好了!太好了!”

屋子里瞬间爆发出欢呼声,所有人都为这对新人感到高兴。

趁着这股高兴劲儿,刘清明觉得,有些事,现在正是说出口的好时机。

他清了清嗓子,屋子里的笑声立刻停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大家对未来的日子,都有了盼头,这是好事。”刘清明缓缓开口,“路通了,我们跟外面的联系就多了。咱们的好东西能卖出去,外面的好东西也能运进来。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红火。”

他看着在场的村民,继续描绘着未来的蓝图。

“像你们这些原来在山上的村子,可以利用那些坡田和沙壤土,大规模种植板蓝根。制药厂那边我已经谈好了,保底收购,价格只会比市场价高。”

“梅花鹿养殖基地也会继续扩大规模,每个村都可以根据自已的条件加入进来。”

“等这些产业发展起来,我们还要建加工厂,搞深加工,让出我们云岭乡自已的品牌。到时侯,大家就不是光靠种地吃饭了,都是工厂的股东,年底等着分红就行。”

刘清明所描述的前景,让大家无比振奋。

如果说以前这些话还像是画大饼,但现在,公路即将修通,药材协议、养殖项目都实实在在地摆在眼前,所有规划都在一步步实现,怎么能让人不心生希望?

说到这里,刘清明话锋一转,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但是,时代在变,国家的政策也在变。我们要发展,就得跟上国家的步子。”

甘如柏和甘新华对视一眼,他们都是老党员,立刻感觉到了刘清明话里有话。

“书记,您有什么指示,就直说吧。我们都听您的。”甘如柏沉声说道。

刘清明点点头,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落在甘宗亮身上。

“市里最近三令五申,要求对全市民间的枪支,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和收缴。这是国家的统一政策,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现在轮到我们这里。这不是只针对我们云岭乡。”

话音刚落,屋子里的气氛瞬间就变了。

刚才还记是喜庆的空气,一下子变得有些凝重。

甘宗亮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

在座的几位,都是村里的民兵骨干,对枪的感情,外人很难理解。

那不仅仅是一件武器,更是他们的胆气,是他们对于国家最具象化的一种表现。

刘清明清楚地记得,那次进山围剿,民兵集结的时侯。

在他们的脸上,看到的那种精气神。

他们贫困,但也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