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码到死最后结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7章 又来?(第2页)

他的视线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那些或审视、或轻蔑、或好奇的表情,他都尽收眼底。

“云岭乡,是清南市最偏远的乡镇,也是唯一的贫困乡。我们乡的中心小学,应有适龄学生一千二百多人,但有编制的老师,只有六个人。学校现有学生不到五百人,失学率达到了60%!老师们天天打报告,想调走,想进城。我们留不住人,因为我们没有编制,给不了他们一个稳定的未来。”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

“长此以往,我们云岭乡的孩子,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失学。我这个乡长,就算把路修得再好,把产业搞得再红火,只要有一个孩子因为没有老师而上不了学,我就是失职,就是无颜面对云岭乡的父老乡亲,更无颜以对组织的培养和期望。”

会议室里,有几个常委不自然地挪动了一下身L。

刘清明的话,像一记记耳光,抽在他们脸上。

他们为了自已的人情,为了那些不相干的关系户,动用权力去抢夺的,正是这些贫困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

有那么一瞬间,连何群都觉得有些尴尬。

他清了清嗓子:“这个情况,我们了解了。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刘清明脸上忽然浮现出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刚才说的,是我们乡的现状。现在,我来说说这五个教编指标的来历。”

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问题。

“各位领导,应该还记得,不久前,省长到我们清南市来调研,第一站,就到了我们云岭乡。”

众人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这件事,他们当然记得。

刘清明继续说道:“那次,省长当着市里和乡里所有干部的面,问我,有什么困难没有?”

“我说,省长,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能给我们云岭乡派几名有编制的老师,让孩子们不至于失学。”

“省长当时回答我,他说,教师他那里没有,但他可以让省教育厅的领导研究一下,看看怎么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实际困难。”

刘清明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看着众人。

会议室里,已经有人意识到了什么,脸上露出了惊疑不定的表情。

“就在省长调研结束一个星期后,我们乡党委,就收到了来自省教育厅的正式公函。”

刘清明的声音陡然提高。

“公函里明确指出,为解决云岭乡作为革命老区、贫困山区的教师缺编问题,经省厅研究决定,特批给云岭乡五个‘戴帽子’的教编指标,专项用于补充云岭乡中心小学的师资力量!”

“轰!”

所有人的脑子里都像是有什么东西炸开了。

省教育厅直接下发的指标?

何群猛地抬起头,死死地盯着刘清明:“你说什么?这五个指标,没有经过市教育局,是省里直接发到你们乡的?”

“对。”刘清明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省长和省厅的领导担心,这么宝贵的指标,在下发的过程中,会被某些不怀好意的人截留、漂没,所以,才会以公函的形式,直接发到我们云岭乡党委。”

何群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他猛地转头看向汪明远。

汪明远的脸上,恰到好处地浮现出一个惊讶的表情,仿佛他也是第一次听说。

但何群不信!

这绝对是汪明远和这个刘清明串通好的!

他终于明白,汪明远为什么敢在常委会上直接掀桌子,为什么敢无视杨嘉铭的压力,把焦作仁的问题摆上台面。

因为他的背后,有着省里的意图!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市长和书记的权力斗争,这是省里更高层级的博弈,在清南市这个小地方的投射。

汪明远,这个人畜无害的年轻市长。

究竟想搞什么!

何群感觉自已的后背有些发凉。

那位一直沉默的统战部长,此刻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刚才还在拿杨嘉铭的指示说事,可现在,刘清明直接把省长搬了出来。

人大主任再大,大得过省政府的一把手吗?

汪明远见火侯差不多了,他看着刘清明,开口问道:“刘乡长,你刚才说,这是‘戴帽子’指标,具L是什么意思?”

刘清明解释道:“所谓‘戴帽子’指标,就是专岗专用,定向定编。这五个指标招录的老师,档案必须在省教育厅备案,省厅会定期派人下来检查,如果发现人不在岗,或者有任何调动,这个编制指标,会立刻被收回。通时,还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会议室里又是一阵交头接耳。

这简直是釜底抽薪!

一个教编之所以金贵,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事业编,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代,它是可以转为行政编的,这才是它真正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