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神农火种:永恒之纪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第3页)

我指了指墙角的草药,“先告诉我,部落现在有多少人能打仗?粮食够吃多久?有多少石斧石矛?”

姜玄伯这才稳住情绪,掰着手指开始数:“能拿武器的有八十多个,但是十五岁以下的孩子和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算的话,其实只有六十来个。粮食……

窖里剩下的粟米大概够吃十天,野菜和野果能凑活半个月,要是再打不到猎物,可能……”

“可能要挨饿。”

我替他说完,心里大概有了数。这根本不是打仗,这是去送人头。

“武器呢?”

“石斧三十把,石矛五十根,还有二十张木弓,箭头是燧石做的。”

姜玄伯的声音越来越低,“姬轩辕部落比我们人多,他们的木弓射程也比我们远……”

我揉了揉太阳穴,感觉头更疼了。就在这时,肚子

“咕噜”

叫了一声,才想起从穿越过来就没吃过东西。

“先弄点吃的吧。”

我站起身,活动了一下久坐的腰,“越简单越好,能填饱肚子就行。”

姜玄伯连忙应声,起身往外走,走到门口又回头看了看我,犹豫着说:“首领,现在部落里只有烤粟米和野猪肉干,要是……

要是您不习惯,我让婆娘去河里摸两条鱼?”

“不用,就烤粟米吧。”

我摆摆手,心里清楚现在不是讲究的时候。

姜玄伯走后,我独自坐在茅草屋里,环顾四周。墙上挂着几张兽皮,有鹿皮、有野猪皮,还有一张看起来像是狼皮的,毛都快掉光了。屋顶有个破洞,能看到一小片灰蒙蒙的天。我把挎包放在石板上,一样样往外拿东西:平板电脑、太阳能充电宝、打火机、瑞士军刀,还有半包没吃完的牛肉干。

牛肉干的香味飘出来,我突然觉得饿极了,拆开包装塞了一块进嘴里。熟悉的味道让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些,也让我更加清醒

——

我不能慌,更不能退缩。

我打开平板电脑,还好,还有一半的电。解锁屏幕,点开那个离线下载的《中国通史》文档,手指快速滑动,找到关于阪泉之战的部分。上面写着:“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黄帝三战而得其志,炎帝部落并入黄帝部落,形成华夏民族主体。”

简短的几行字,背后是无数人的生死和文明的走向。

我关掉文档,点开地图软件

——

果然,没有信号,一片空白。但我记得大概的地理位置,阪泉应该在现在的河北境内,姜水和姬水是黄河的支流。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很可能就在黄河流域的某个原始森林里。

“有了。”

我突然想到什么,点开画板软件,开始画图。先画一个简单的曲辕犁,标注上尺寸;再画一个复合弓的结构图,注明材料;最后画了一个简易的投石机,虽然简陋,但原理是对的。

这些都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能够勉强制作出来的工具,不需要太复杂的工艺,却能极大提升生产力和战斗力。

画到一半,姜玄伯端着一个陶碗进来了。碗是粗糙的灰褐色,边缘还有个豁口,里面装着几块烤得黑乎乎的粟米饼,旁边放着一小块干硬的肉干,看起来像是野猪肉。

“首领,您先垫垫肚子。”

他把碗放在石板上,眼睛偷偷瞟着我的平板,显然对这个发光的

“神物”

充满好奇。

我确实饿坏了,拿起一块粟米饼咬了一口。又干又硬,带着点土腥味,还有点没烤熟的生味。肉干更别说了,跟嚼树皮差不多。我强忍着咽下去,喝了口姜玄伯带来的清水

——

水是用竹筒装的,带着点草木的清香,稍微缓解了嘴里的不适。

“姜玄伯,”

我放下饼子,指着平板上的图,“你看这个,叫曲辕犁,用它种地,能比现在快一倍,还省力。”

姜玄伯凑过来,仔细看着平板上的图,又用手指在石板上比划着:“这个弯的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