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萧良隋婧新官路商途完结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八十六章 秘密见面(第3页)

两边分头赶往云林茶社,四辆警车已经提前赶到,将出入云林茶社的巷口两端管控起来。

“我在过来之前,刘学俭也在燕京,他跟我详细介绍了‘十年双百亿芯屏发展计划’,但是这个计划里,我没有看到太多星源的身影啊,忍不住就想,这可能并不是你所提计划的全貌,”

白天在会场太多人围着杨归清转,同时也要给郑仲湘、韩振亚他们主角地位,杨归清都没有机会跟萧良说几句话,却是赶到云林茶社坐下来,就开门见山打开话匣子,

“我找杨荣衍也谈过,到秣陵后,找刘格、罗智林都谈过,他们都不是很清楚,看来还是要逮住你详细的问一问!”

萧良说道:“现阶段我确实是希望志远、建强他们能为芯屏发展计划多出点力,我接下来的重心还是全力去维持蜗巢科技的发展——但蜗巢科技的发展,也不是跟芯屏发展计划就没有关系了,下半年蜗巢科技实际上已经秘密着手在高能电子束、精密光学、极紫光源等先导技术领域,组建科学家团队了……”

“啊,蜗巢科技下一步就要开展高能电子束的研究?!”信息产业部部长杨慎惊讶地问道,又担心杨归清副总理不理解,略加解释道,“这几项是做光刻机等晶圆生产装备的关键先导技术……”

“以国内目前的科研技术基础,独立做这些非常难,”

在杨归清、杨慎等人面前,萧良也无需再保密,将他的一些真正想法跟计划吐露出来,说道,

“不过,恩益电气在此之前,已经决定开启基于水浸透技术的新一代光刻机研究工作。而恩益电气的财务情况又非常糟糕,其研究工作想要持续下去,非常依赖‘双百亿芯屏发展计划’在接下来十年内所贡献的采购。我们也是据此要求他们将一些相关的基础研究或先导技术研究工作交给我们,这也会最大限度节减他们新一代光刻机的研究成本!总体来说,也是遵循国家‘市场换技术’的思路……”

杨归清、杨慎点点头,还是明白萧良的整个计划跟恩益电气进行交换的,并不单单是将晶圆制造产能大规模往江省转移,还涉及光刻机等晶圆制造装备的一些关键技术。

哪怕在接下来十年内,蜗巢科技以联合研究或委代研发的形式,成功承接这些技术,也只有能力向恩益电气的晶圆制造装备提供一些零部件,但这已经是在微纳精密制造领域难以想象的跨越了。

而且只要蜗巢科技能成功进入微纳精密制造领域,其他方面的突破,那就是水磨功夫了。

“以蜗巢科技此时的研究体系,想要承接这些先导技术的研发,你做了多少投入的预算?”杨慎追问道。

“在‘十年双百亿芯屏’发展计划之外,我其实还有一个‘十年两百亿研发投入’的计划没有怎么拿出来说。这个计划主要就是未来十年,蜗巢科技要往能源电化学、材料学、精密及超精密装备制造、工业电子控制、半导体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总计投入不低于两百亿美元的研发经费……”萧良说道。

在杨归清、杨慎以及刘格面前,随便喊口号是没有用的,萧良还得将详细的财务规划说出来,也就是将自己真正的老底都交代出来。

鸿盈科技今年是能实现较大规模盈利了,也有能力承担更大规模的拆借债务,但未来十年主要还是用于鸿盈科技工业园的建设与扩大。

鸿盈科技工业园将来也不会局限于东洲发展,会考虑到别的城市建设新的园区,充分利用国内优廉的人力资源,将OEM业务做到极致。

也唯有OEM的规模做到足够大,星源内部才会有足够的空间,让蜗巢科技折腾电子工业相关的精密装备研究、迭代,促进在工业电子控制等一系列相关研究领域的进步。

星源时代原纸铝覆膜包装业务,虽然暂时并没能对利乐集团形成威胁,但在技术进一步成熟之后,也得益于整体市场的急剧扩大,销售规模这两年也做大起来了,今年预计能提供三亿以上的净利润。

不过,星源时代在这一块持续的产能投资暂时低不下来,无法为蜗巢科技的发展提供额外的资金支持,最多是不需要萧良再往这一块填钱了。

今年全球锂电市场,数字手机以及数码相机等产品的锂电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但由于日韩锂电厂商被迫开始卷起价格仗,星源时代继续霸占这一块百分之四十的锂电市场,市场份额没有再继续扩大。

不过,得益于苹果等中高端笔记本电脑品牌,自去年下半年相继被攻克,星源时代今年不断扩大笔记本电脑电芯的市场份额,新增锂电芯销量非常喜人。

今年星源时代的标准锂电芯销量,要高出市场预测一大截,有望达到四亿枚,总营业收入很可能将创造新的记录,达到三十六亿美元之多。

两年时间过去,蜗巢科技持续不懈的在国产原材料替代方面下苦功夫,合作供应链企业的国产原材料替代率,已经稳步提高到60%。

高分子材料隔膜、正负极等核心原材料目前都能做到国产替代,替代率没有提到更高,主要也是合作供应链企业的产能建设需要一个过程,制造工艺需要进一步迭代完善。

也由于国产替代率的不断提高,就算星源时代将新一代2400毫安时标准锂电芯平均售价降到九美元每节,利润空间还是保持得较好。

星源时代今年在按照计划完成新的锂电产能建设同时,预计还能给蜗巢科技提供近四十亿的天量研发经费,已经比两年前稳步提高了一倍。

萧良今年预计还额外补贴二十亿港元,将蜗巢科技今年的研发总支出提高到六十亿这个外人都难以想象的地步。

也就是说,蜗巢科技研发体系就算不再肆意扩大,不再搞更多的跨界、联合研究,未来十年的研究总投入也不大可能会低于六百亿。

当然,萧良主持之下的蜗巢科技,不可能不往更深、更广的领域进军,逐年提高研究投入,将确保未来十年研究总投入超过一千六百亿,并非无稽之谈。

而如此之高的研发投入计划,除了考虑到未来锂电、铝覆膜包装以及OEM代工三大业务板块能提供的利润支撑,以及目前净值已经超过十五亿美元的海外基金作为兜底外,必要时萧良也会考虑减持一部分鸿盈科技的股份。

他目前持有鸿盈科技57%的股份,也太高了一点,未来能保持30%左右就足够了——这部分股份在鸿盈科技市值都没有达到千亿之前就开始减持,看似会很亏,但为了填补前期研究经费的不足,容不得萧良他心慈手软。

虽然大量的研究经费,都是砸到跟锂电无关的先导技术、基础理论研究领域,这注定星源时代没有办法符合既有的会计准则,很难通过上市等常规的资本运作筹集发展资金,但萧良在星源时代之外的资产储备,已经可以说是极其惊世骇俗了。

他也早就决定,会不计一切代价的去填蜗巢科技的无底大坑……